历史

匡衡从早年的励志少年到后来变成贪官,他经历了什么?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匡衡。

  “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提起“凿壁借光”的这个成语典故,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主人公匡衡清贫又刻苦学习的精神堪称古代读书人之楷模,其励志故事在两千年来也是盛传不衰,成为勤学苦读的典范,鼓舞了无数人。好学的匡衡最后终于学有所成,官至高位。然而,他做官时的行为却令人一言难尽,不但再没有值得歌颂的地方,还以惨淡收场,死都没人过问。

  还有现代人评价匡衡:“小时借光,长大盗田,尸位素餐,草菅人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少年匡衡:好学而励志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是西汉东海郡承县人。原本匡衡家世代务农,家境贫寒,是没钱上学没书读的。机缘巧合下,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学会了看书。可他也没钱买书,只好借书来读。但由于当时有书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富裕的人家,于是匡衡就在农忙时节,给那些有钱的人家打工,不要工钱,只求能借书看。

  可是白天干活,没时间看书;等干完活再看,时间也太短了,想要在晚上多看会儿,又买不起点灯的油。但只要有心,办法总比困难多。某天晚上,匡衡在黑暗中默背白天读过的书。突然看到墙壁的裂缝中有一线亮光透过来。原来邻家有灯。匡衡偷偷把墙缝凿大了一些,就着透进来的光读起书来。就这样年复一年刻苦勤读,匡衡竟通读了《诗经》《孝经》等明经书目。由此可见,匡衡确实是能吃苦能坚持,这为以后的入仕打下了基础。

  二、成年匡衡:以说《经》而受宠

  匡衡为了投身官场改变命运而先后9次参加当时的国考“博士科”,但最后却得了一个丙等成绩,被补授了“文学卒史”这个最低等的职务。

  然而,老天很眷顾匡衡。由于多年刻苦钻研,匡衡对《诗经》有着独到而透彻的见解:“即说诗,匡衡来,匡说诗,解人颐。”匡衡能把《诗经》通俗易懂的讲解出来,不但让人茅塞顿开,还有助于放松心情。由此,匡衡的名声越来越响,慢慢成为了读书人公认的学经大家,这也让他在“六经”考试中获益匪浅,甚至得到了当时的太子刘奭垂青。

  刘奭继位后是为汉元帝,他崇尚儒学,因此十分看重精通经学的匡衡,便一路破例迁任匡衡为博士、加官“给事中”之职,从此匡衡可以自由入朝堂,与汉元帝相互讨论国家大事,直至最后拜相封侯。从无钱买书的寒门学子到学富五车的经学大师,从芝麻小官又逐步做到太子少傅、御史大夫直至丞相、乐安侯,匡衡可谓一路高升,青云直上。

  单单这样看,这个寒门逆袭的经典案例简直让人感觉爽到酣畅淋漓:一个穷小子,完全靠自我努力一步步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确实很难得了。这样的故事够励志,然而,官场是个大染缸,匡衡为了追名逐利,着实做了不少令人不齿之事。

  三、变质的匡衡:是巨贪的弄臣

  其实,最初匡衡的官位低时,他确实也有坚持自己的初心,劝谏皇帝以经学来治国。如:“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然而,匡衡并没有守住初心,随着职务的升迁,他也渐渐变质,追名逐利中不惜害将臣,愚弄百姓。

  尤其是汉元帝三年(前36)丞相韦玄成在病故,汉元帝令匡衡代行丞相之职并封其为乐安侯之后,匡衡便与中书令宦官石显常常勾结在一起,联手整治看不顺眼的大臣。最可耻的一件就是迫害大将军陈汤。

  众所周知,汉朝深受匈奴之害,而陈汤是汉朝非常有名的大将,打了很多胜仗。那句千古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出自他。

  当陈汤斩杀郅支凯旋归来,匡衡与石显龌龊心起便联名弹劾陈汤:“父丧不归;打了胜仗目中无人,假传圣者,贪功冒进,击杀的郅支单于是假的”等各种不忠不孝不义的莫须有情节,致使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陈汤,失去皇帝信任。最后偏信匡、石二人的汉元帝只给功勋卓著的陈汤封了关内侯,食邑仅三百户。汉成帝即位后,陈汤再次被匡衡污蔑,直至被罢免官职爵位。

  别看迫害陈汤,匡衡和石显很亲密,回头确实背后插刀。当时汉元帝的宠幸石显,所以匡衡明知石显私自加重赋税,鱼肉百姓却装看不到还称赞石显有魄力,是当朝第一能臣;等汉元帝逝世、汉成帝继位后,匡衡一看汉成帝不喜欢石显,便落井下石,又联合御史大夫张潭参奏石显,把一起干的坏事都甩锅石显。导致石显被贬为庶人,在贬途中绝食而死。

  石显死后不久,张潭也获罪免职,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告发匡衡私吞田土,拉匡衡下水。至此,匡衡做过的又一件可耻的事被曝出。

  被封乐安侯的匡衡,封地在临淮郡僮县乐安乡,共有田地三千一百顷。结果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地图画错了,导致匡衡多占了四百顷田地,这一占就是十几年,年年多贪占一千多石粮食。到了汉成帝继位后,相关人员准备重新勘界绘地图,重新计田亩数。于是,匡衡多占的田地就被划走了。

  第二年,匡衡知道后,就问下属:这事该怎么办?下属建议跟皇帝如实相告。然而,匡衡不同意,他说:“这个事,你们想想该不该要这些地。”于是,下属们理解为“想办法给我把这个地弄到手”,一番操作后,使临淮郡把四百顷地又划了回来。此时,匡衡的贪婪终于彻底暴露:他居然赶紧派人去收那四百顷地被划走时的田租。不过,这次投机取巧并没有让匡衡得瑟多久就被告发,而且祸不单行。匡衡一直小心逢迎皇帝,汲汲营营,但他养的儿子们却嚣张跋扈。

  匡衡长子酒后和人争执,光天化日竟然杀人,被抓捕之后,匡衡原本想好对策可以救长子,但不知天高地厚的二儿子竟然想带人去劫狱,结果计划泄露,被人揭发。“事发觉,衡免冠徒跣待罪。”匡衡脱掉官服官帽,连鞋都没穿就赶到皇宫请罪。但他想到的只是如何开脱如何保命。如此草菅人命,简直枉称读书人典范。

  自此后,匡衡的下坡路走得迅速,很多之前做过的坏事被一一揭发,越发失宠,直至最后被贬为庶民,哪来回哪去,在老家孤独终老,一代大儒落了个生卒皆不详的悲凉结局。

  匡衡的经历充分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时代特征,他能经历西汉三朝,成为天子老师,拜丞相,封乐安侯,使匡氏整个宗族都一跃而起,自他以后,匡氏一门在汉代以“经学兴家”、博士人才辈出闻名,跟当时的寒门学子比起来成就也算是非凡。只可惜,迷失了本心。《诗经》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作为经学大儒的匡衡竟然没做到,也是遗憾和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