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的话,诸葛亮会是下一个曹操吗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北伐成功,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北伐吴国成功的话,诸葛亮又会做什么事情?诸葛亮会不会学习曹操?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聊三国有一个好处,三国故事读者老爷们都耳熟能详,不用费心去铺陈背景,比如一提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圣人。
聊三国也有一个坏处,三国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人人心中皆有定见,或者说成见,有了成见,便很难容得下别人的不同看法,还是拿诸葛亮举例,要是小编不揣冒昧地点评而不是吹捧下这位千古圣人,想必有读者老爷会群起而攻之,有一些特别富有正义感的老爷还会去举报。
其实,各位读者老爷大可不必举报小编,要举报就去举报陈寿,陈寿这厮不知和诸葛亮结了什么仇怨,为了抹黑诸葛亮专门写了本小册子,小编还有其他一些不明真相的历史爱好者都是受了陈寿这本小册子的蛊惑。
比如在诸葛亮的忠臣人设上,陈寿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刘备死后,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向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劝诸葛亮接受“九锡”。
所谓九锡,就是古代天子对于臣下的最高奖赏,非一般人所能得。比如九锡中的虎贲就是天子的卫士,纳陛大致是让臣下也像天子一样也成了陛下,换言之,一旦臣下受了九锡,那离皇帝也不远了。因此,在古代,加九锡通常是权臣篡位前的前奏。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加九锡的12个人中,8人自己篡位当了皇帝,3人儿子篡位当了皇帝,还有一人割据一方,自己称了帝,从此不听朝廷调遣。换言之,一旦加了九锡,篡位率几乎100%。
正因为这个原因,对于真正的忠臣而言,加九锡就是绝对的禁忌,是提都不能提的。
李严为何要劝诸葛亮加九锡呢?
李严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两人本该平起平坐,然而刘备一咽气,诸葛亮就大权独揽了,把李严扔在了一边。刘备托孤李严,大概是想借他之手牵制诸葛亮,奈何这李严实在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很快就在蜀汉中枢丧失了话语权。
这时候李严给诸葛亮来这么一出,表面是推崇诸葛亮,实际上是在试探,李严想看下这个诸葛亮是不是想走王莽、曹操的老路,加九锡,进而建国封王,最后篡位称帝。
对于李严的试探,诸葛亮本来是应当严厉斥责以表忠心,然而他却没有这么做,他给李严回了这么一封信: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这封信大致表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咱俩老相识啦,但是你还是不够了解我呀。诸葛亮套近乎的同时做出一个与李严推心置腹的姿态。
第二层:怎么不了解呢?咱们刚教诲刘禅要光复大汉,不要肆意妄为,咱们自己怎么能乱来?我本来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现在待遇这么好,先帝交代的任务还没完成,怎么可以先加九锡?
这一层诸葛亮主要是解释了不能加九锡的原因,虽然态度有点暧昧,但总算是拒绝了。
要命的是第三层:如果我灭了曹魏,斩杀了曹睿那小子,让刘禅回到洛阳皇宫,那别说九锡了,加十锡也是理所当然呀。
这问题就大了。前面已经说了,九锡是人臣之大忌,即使诸葛亮真恢复了中原,他要真是忠臣,也绝不能接受九锡。诸葛亮说得如此直白,是不是是他真实想法呢?
小编觉得,这应该是他的真实想法。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如果诸葛亮没有这个心思,他没必要与李严提这一茬,他可能真存着北伐成功后加九锡的心思,这也解释了后来诸葛亮的频繁北伐。
东晋末年的刘裕其实也是相同的套路,以北伐来积累人望,北伐成功后便加九锡、封王、建国、称帝。
第二,当时的诸葛亮并不介意吐露这一心思,他已经大权在握,李严的威胁根本不值一提。从陈寿那本小册子的很多内容来看,诸葛亮甚至连刘禅都不放在眼里,这点我们放到下期。
聊到这里,再回到标题中的那个问题,答案也就昭然若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