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蒙恬死前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曹操会读一次就哭一次呢

  蒙恬死前到底说了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因这两句话,秦朝的蒙恬大将军跨越几百年,和三国时代的曹操扯上了关系。什么话呢?蒙恬临终前所说的两句话。

  我们知道,蒙恬死于赵高的阴谋。当时,沙丘政变,赵高豪赌,与李斯合谋,篡夺帝位。为彻底扫除障碍,赵高布疑兵,借死了的秦始皇之手,写诏书,逼迫扶苏、蒙恬自裁。

  扶苏死后,蒙恬被囚禁在阳周。秦二世即位,赵高仍然不放过蒙恬,明知道蒙恬是忠臣,但胡亥仍听信赵高的唆使,杀了他。使者到阳周,对蒙恬说啊,你所犯下的罪太多了,况且你弟弟蒙毅已经犯了大罪,按法该连坐于你。蒙恬答复道: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当然,依照《史记》中蒙恬列传,蒙恬说的话不只这两句,还有很多。但和曹操相关的,就这两句。

  第一话向我们交代蒙氏家族在秦国的历史,已经三代。蒙家本是齐国人,后来蒙恬的祖父蒙鸷来秦,投靠秦昭襄王。生子蒙武,蒙武生蒙恬。三人都是将领,而且战功卓越。蒙恬是在统一战灭齐时,崭露头角。后来在秦始皇巩固时期才堪当大任。司马迁概括其功绩:北击匈奴,北筑防御工程——长城,修建秦直道;

  第二句话表明自己对秦朝的忠肝义胆,而且蒙恬直抒胸臆,虽手握重兵三十多万,但不曾想过背叛,死也要忠秦。蒙将军胸襟坦荡也!

  蒙家三代,世代为秦立下不朽功勋,忠于秦朝,为什么到头来却落得如此结局?最后,蒙恬像当年被赐死在杜邮的白起一样,找了个蹩脚的理由,即“绝地脉”。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不小心截断了地脉,所以,蒙恬罪孽深重。理由自以为合理,于是蒙恬“吞药自杀”。

  曹操读到这两句话,都会悲伤流泪。《叙志令》说: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每读一次,就流泪一次。哭的看似是蒙恬,实际上是曹操自己。

  公元210年,这一年,他56岁,恰逢危机。军事上,赤壁之战战败;政治上,曹魏集团内部信任危机,孙刘舆论攻击曹操,说他是汉贼,有“篡汉”野心,想废汉自立。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曹操写下这篇《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叫《叙志令》。

  曹操追忆前半生,直抒胸臆,不避讳、不拐弯抹角地叙述自己的历史功绩。说这些东西,不是自大自夸,而是消除非议。表明自己也是汉臣,也曾想匡扶汉室,但时局不许,不得不独掌大权。丝毫不夸张地说,若是没有我,“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蒙氏三世积功信于秦,我曹氏何尝不是呢?从祖父到我的父亲,直到我。皆“当亲重之任”,都是担任皇帝的重臣、亲信。可以说,都是被信任的。我有幸拥有几十上百万大军,权势赫赫,足以背叛汉朝,但我也蒙受汉恩,我也是忠心之臣,我也执着于匡扶汉室,既然他蒙恬不反,我曹操会吗?我没有野心……我怎会是汉贼,怎会自立啊!

  风起云涌,我也身不由己……可惜,没有人理解!

  曹操不被人理解,蒙恬不被人理解,两人的忠心都不被人理解……此情此景,每读到蒙恬临终前真情流露的话,怎不共鸣?都是天涯沦落人!曹操理解蒙恬,所以哭了,而谁又理解自己?悲由心生,曹操也在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