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裴矩:隋唐时期著名外交家,一生历经了七个皇帝

  对裴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了相关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裴矩(548-627年),本名裴世矩,字弘大,今山西闻喜人。隋唐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裴矩的主要工作经历。

  一、北齐时期

  北齐建立后,裴矩父亲裴讷之官至太子舍人,后受同僚诬陷被免官的打击,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裴矩被自己的叔叔裴让之抚养长大,勤奋好学,成了文艺青年,后来接受叔叔的建议,转向仕途功名。到了出仕的年龄后,裴矩先后担任北齐北平王和高平王的幕僚,但好景不长,北齐在577年灭亡,三十而立的裴矩下岗回家。

  二、北周时期

  下岗待业的裴矩遇上了贵人,北周定州总管杨坚将裴矩召为幕府,再度进入仕途的裴矩又遇到母亲突然去世,按规矩必须辞职回家守丧三年。但杨坚慧眼识才,两人相处时间不长,但对裴矩印象深刻。到了580年,杨坚官升至丞相,执掌北周实权后,迅速派人召裴矩入京,裴矩正好也守丧期满,于是为杨坚效力。

  三、隋朝时期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后,裴矩以杨坚亲信的身份,在官场平步青云。七年后,杨坚以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大举讨伐南陈,让裴矩协助杨广工作任元帅记室。南陈很快被灭,境内发生叛乱,裴矩自告奋勇,率领三千士兵深入敌境,勇猛作战,一举平定岭南,巩固了隋朝对南方的统治。裴矩的文武全才得到了全面展示,后来又随名将史万岁出塞,大破突厥。

  602年,独孤皇后去世后,裴矩和牛弘依照礼仪制定了独孤皇后的丧礼,深得杨坚的赞许。604年,隋文帝杨坚去世后,隋炀帝杨广营建东都洛阳,重任交给裴矩,年近六十的裴矩精力不减,只用90天便完成了任务。

  隋炀帝恶名昭彰,其实是坏的一面被夸大了,遮蔽了不少优点。隋炀帝是一个有雄心而积极进取的皇帝,他开疆拓土、效仿汉武帝经营西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裴矩也是老当益壮,看透了杨广的心思,贴船下篙子,就是贴得有点失去了理智和原则。但裴矩在杨广经营西域中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隋炀帝加官至右光禄大夫。611年,隋炀帝讨伐高句丽,战争开支耗尽国力,因此隋炀帝三征高句丽被视为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件事跟裴矩也有很大的关系。

  三、唐朝时期

  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了隋炀帝。隋炀帝的宠臣虞世基、裴蕴等全部被杀,只有裴矩幸免于难。此后,裴矩先后担任许帝宇文化及和夏王窦建德的宰相,深得两位乱世枭雄的敬重。621年,秦王李世民在虎牢关大败夏军,生擒窦建德后,裴矩接受魏征等人的建议,举山东之地投降唐朝,加快了唐朝统一天下的进程。

  唐朝建立,李渊在位时期,裴矩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和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起编撰《吉凶书仪》,他凭借丰富的经历将结合伦理与人情融合发展,使礼仪更加符合人性,深得人心。626年,玄武门之变时,裴矩受秦王李世民之命劝降李建成党羽成功,裴矩官升吏部尚书,他更是精神饱满的积极工作,赢得了上至唐太宗、下至朝中同僚的尊敬。627年,裴矩去世,唐太宗赠绛州刺史,赐谥敬。

  裴矩是隋唐时期最为传奇的人物,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官场“不倒翁”。在历史上,他成功地演绎了“忠”与“奸”的转换,让人搞不清是裴矩在变,还是主子在变,历来争议不定。与裴矩同朝为官的魏征就直言裴矩,赞扬他“学涉经史,颇有干局,至于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诸古人,殆未之有”,同时又批评他“承望风旨”,造成了“关右骚然”,以至于隋朝走向灭亡。北宋司马光的评价还是比较公允,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裴矩官场“不倒翁”,按照儒家思想评价是“隋奸唐忠”,用当下的话说就是一个能干事、会办事、做成事的人,往好处讲是灵活,向坏处说是滑头。这种遇清则清、遇浊则浊的做法很管用,是优是劣就要看上下左右前后了。单从职场的角度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像裴矩这种既身怀大才,又懂得权变的人到处存在着,这就要看领导的素质和水平了。裴矩的领导很多,从北平王、高平王、隋文帝、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德、唐高祖、唐太宗等大领导,功过是非与领导同行,闪光点是在遇到唐太宗,裴矩方才茁壮起来。裴矩是一面镜子,要照的更应该是领导。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