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不归路,终被勒死

  崇祯(朱由检),明朝最后的一位皇帝。按照“惯例”,亡国之君,免不了要遭到后世的指责,如夏桀、商纣、陈后主、隋炀帝、宋徽宗,等等。崇祯却是个“另例”,他甚至得到了某些同情与肯定,即便是不共戴天的政敌李自成都说,“君非甚暗”。

  清代张廷玉的《明史·庄烈帝(即崇祯)》作了这样的评论:“赞曰: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太平”,“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临朝浩叹,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偾事。乃复信任宦官,布列要地,举措失当,置制乖方。”

  赞词有褒有贬,算是比较公允。但具体解读这个末代皇帝,审视他是怎样走上不归路的,还是应该翻开历史的那一页。

  公元1628年,信王朱由检接替朱由校(天启),执掌江山大业。那时的明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末期。朱由检即位之初,雄心勃勃,立志改变现状,表现出英明有为的姿态。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生活极其俭朴;他平反冤假错案,起用被无辜罢黜的官员;他查禁朋党,力戒廷臣与宦官交结,尤其是采取果断措施,大力打击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除去了一大祸害。

  此举堪称是崇祯的最大政绩,得到了朝野的一致拥护,老百姓更是欢呼皇上英明。明末文学家张漙的《五人墓碑记》甚至将他歌颂为“圣人”。文中写道:“大阉(指魏忠贤)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指崇祯皇帝)之出,而投缳道路”。意思是,崇祯即位后,将魏忠贤贬到凤阳去看守皇陵,阉贼知道不免要被诛戮,便畏罪上吊自杀。

  然而崇祯皇帝求治心切,又急躁多疑,刚愎自用,决断因此常出差错。比如他对外廷大臣不满,却忘了魏忠贤们的教训,居然又重用宦官(尽管是另一批),授予他们京师的军政大权,许多宦官还被派往地方,凌驾于督抚之上,甚至让宦官总理户、工二部,将本该管事的尚书搁在一旁。由于他的失误,宦官干政之势卷土重来,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首辅、兵部尚书等主要大臣像走马灯似的,不断更换,长期没有一个稳定的内阁,政权处于危亡之际。虽然他深知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反省,也不断下罪己诏,但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

  崇祯皇帝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严重相悖,让后人不禁为之叹息,但明末政治腐败,经济凋蔽,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灭亡则是历史的必然,连《明史》的编撰者都说是“气数使然”。因此,狂澜既倒决不是朱由检所能挽回。笔者读《明史·庄烈帝本纪》,有一个感触非常强烈,即内中记载的两件事,犹如两根绳索,紧紧地勒着这个王朝的脖子。

  一是内忧,那时灾害连年,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二是外患,清兵日益强大,不断南下侵扰。朱由检在位17年,几乎都在应付这两件事,他企图去掉这两根绳索的威胁,但怎么也做不到,最终只能和他的王朝一起,被这两根绳索所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