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被宋江浪费的两位人才分别是谁?上山后却无用武之地!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梁山好汉的故事。

  地奇星圣水将单廷珪,善用决水浸兵之法;地猛星神火将魏定国,上阵专用火器取人,故二人合称“水火二将”。《水浒传》书中交代,二人职务皆为凌州团练使。其实北宋根本没有凌州,但《水浒传》中有“直到凌州高唐界内”的文字,疑为陵州之误。元代曾将陵县改为陵州,治所在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县。围剿梁山时,二人被大刀关胜收服,分别坐定梁山第44、45把金交椅。后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歙州之战,命丧陷坑。

  被蔡京看中的关胜投降梁山后,为表示忠心,立下“投名状”,亲率大军战败索超,攻破大名府。蔡京很没有面子,急忙草率推出“水火二将”带领6000多名地方武装前去围剿。

  这的确是一个馊主意!被蔡京亲自考察过的关胜,率一万五千名正规军尚未取胜,再派M兵预备役能奈他何?所以,蔡京给宋徽宗提这个建议后,“百官退朝,众官暗笑”。正是这个建议,把“水火二将”推上了梁山。故张恨水评点:蔡京知才而不能用,用才而又不知,乃徒为梁山添兵益将,不若草寇远矣。

  听说Z府又来围剿,宋江便问计将安出。吴用胸有成竹“等他来时,一发捉了!”。这句话好像专门说给关胜听的,因为关胜当时寸功未立。心领神会的关胜急忙说:这两个老同事入伙的事我包了。他不等二将出兵,就率部队直逼凌州。

  单廷珪刚开始Z治信念坚定,正义凛然。他大骂关胜“辱国败将!何不就死!”。当关胜用“拖刀计”把他打下马去时,单廷珪惶恐伏地乞命受降。当林冲见二人并马行来,便问其故。关胜不说输赢,答“山僻之内,诉旧论新,招请归降”,给足单廷珪面子。其实,关胜有点想多了,从单廷珪落马之后的表现来看,一个武将能够伏地乞降绝无愧意,又岂会在乎输赢?这也怪不得他,正如只占G务员队伍极少数的某些G仆在落马之后,绝无愧意,认为经济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查谁谁跑不了。估计单廷珪当时想:换了别人,也是投降,俺一个人讲原则也没意义,还坏了圈里的规矩。于是单廷珪投诚后,投桃报李,将自己还未施展功夫的五百黑甲军成编制招降。

  次日,关胜对决魏定国。第一场,梁山军被魏定国的火焰喷射小分队打败。部队四散奔走,退后四十余里驻扎。正当魏定国得意洋洋之时,黑旋风李逵带领枯树山人马打破凌州北门,魏定国退走中陵县屯驻,成为瓮中之鳖。

  单廷珪献计,老魏是个顺毛驴,宁死不屈,我不避刀斧好言招抚他。单廷珪只身入虎穴,给魏定国上一堂时事政治课,讲清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个人进退走留,于是魏定国动心了。但碍于面子,他提出条件:关胜来招便降。投诚梁山的将领,大多被擒顺水推舟投降,否则性命难保。唯有魏定国在城高兵壮的情况下,半推半就地举起手来。

  呼延灼说服关胜,关胜说服单廷珪,单廷珪说服魏定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信誓旦旦效忠北宋的诸位武将争先恐后投诚梁山,成为改良梁山股份的中流砥柱。

  三国时期的陈宫、关羽、庞德等文臣武将,大多有G命气节,敢于面对死亡放声大笑,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而水浒人物则不同,几乎人人皆可投降。也许这是一种风气。羸弱的北宋,给了文臣武将一个羸弱的大环境,也培养出一批羸弱的干部。及至北宋灭亡,宋徽宗父子竟然不如后来的明崇祯帝,屈辱中坚强地活了好多年。

  “水火二将”投降后,二人缔造的特种部队就像徐宁的钩镰枪部队一样,悄然销声匿迹了,再没有什么亮点闪现。你有多大才,就搭多大台。宋江等领导似乎并未看上这些降将的才能,所以也没有给他们发挥特长的机会。这就像当今的种种怪现象,有些领导表面上似乎求贤若渴,虚心纳士,而一旦人才到了他手下,就成了笼中鸟网中鱼,成了十足的摆设,半生半死地活着,当然谈不上有所建树。

  攻打歙州,单廷珪、魏定国不注重发挥特种部队的作用,而是冒然突进,引军入城。结果连人带马陷入坑中,为尴尬的军旅生涯画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

  不知临死之前,水火将是否还记得当初的夙愿:“如今朝廷不明,天下大乱,天子昏昧,奸臣弄权,我等归顺宋公明,且居水泊。久后奸臣退位,那时去邪归正,未为晚矣。”结果时机未等到,二人却命赴黄泉,不亦尴尬,不亦悲乎!

  这真是:豪迈将军水火闻,如何落马便钗裙?乞降不必心头愧,世上如今半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