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愚忠的三个人物,明明能当老大偏偏要做老二
1、蒙恬,秦朝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报效国家。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蒙恬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国疆土的开拓,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秦始皇对蒙氏家族非常信任器重。
公元前221年,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于是率大军攻破齐都,实现了秦始皇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秦始皇授给他内史的官职。其实,蒙恬在统一六国的战斗中虽然并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但却积累了足够的战争经验,他的才华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如果当时蒙恬起兵,以他的才华,很可能改天换地,至少可以割据一方。
2、曾国藩。1864年,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的打击下,太平军最终覆灭。此时,曾国藩手里的湘军,也到了辉煌的顶点。更为重要的是,湘军战斗力可以横扫国内一切其他力量,包括满清的八旗等。你可能会问曾国藩拥兵百万却为何不称帝?
为了消除清廷对他的戒心,他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他先是把攻陷天京的功劳归功于朝廷。他在给朝廷的奏折、给别人的信件中,反复提到这件事情。就是没有提到自己有多大的功劳,甚至动员自己的九弟回乡养病。此外,曾国藩还上书朝廷,要求大量裁撤湘军。在得到批示后,不得不忍痛割爱,裁掉90%的湘军。
曾国藩没有称帝的野心,他的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名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客观上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强侵略起到了积极作用。
3、诸葛亮,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臣夺取皇位的工具,诸葛亮自己说要受九锡,这说明什么?实际上诸葛亮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刘备死前,他就夺了法正的权,刘备死后,他更是大权小权一手抓,夺李严的权,打击魏延,把蜀汉军政大权牢牢控制在他自己手里。
而且汉末称王称帝的人比比皆是,后主又是个阿斗皇帝,他诸葛亮作为一个权相,对皇位这个普天之下最大的权力宝座有觊觎之心也在情理之中,当然诸葛亮是个城府极深之人,在功业未建,自己势力尚未巩固的情况下,他是断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轻举妄动的,可以试想一下,倘若北伐成功,汉室“光复”,诸葛亮以盖世之功而登上皇帝宝座,岂不是顺理成章之事,我们又何必惊讶呢。但最终诸葛亮还是忠于汉室。死后至今找不到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