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李光弼战功不亚于郭子仪,他的知名度为何不高?

  安史之乱,是唐朝发展史上的分水岭。以此为分界线,之前的唐朝一帆风顺步步走高,自此之后一落千丈,再也不复当年盛况。安史之乱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堪称唐朝武将试金石。在这场决定唐朝命运的生死攸关的大战中,唐朝将帅的能力、勇气、忠诚度,都经受了一次前所未见的严峻考验。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有很多人在这场考验中现出原形。比如唐朝名将高仙芝、封常青,一度声震西域,却在与安史叛军的交战中败阵。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在潼关之战中一触即溃,被安禄山杀得七零八落,最终晚节不保,投降叛军。

  也有人在这场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唐朝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不过两人的境遇结局却天差地远。郭子仪的名声威望都如日中天,威震天下,凭借战功受到唐朝皇帝厚待,官高爵显,富贵善终。

  而李光弼比起郭子仪,功劳才能都不逊色于他,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称赞他“将帅之才,杰出于时。平贼之功,高于诸将”,“战功推为中兴第一”,“沉毅有筹略,将帅中第一”。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李光弼在唐朝影响力要逊色许多。他的结局也非常令人惋惜,没能像郭子仪那样富贵善终,而是“愧恨成疾”一命呜呼。他到底在惭愧什么?是什么样的心理负担让他如此难以承受?

  原来,安史之乱平定后,李光弼最初也发展的很不错,受封临淮郡王,食邑二千户,图像进入凌烟阁,“名藏太庙”,声势显赫无以复加。但李光弼挺过了战火的考验,却在朝廷官场之争中败下阵来。

  安史之乱中,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等人先后借机上位,成为朝廷红人。这两人善于谄媚皇帝,博得皇帝欢心与信任,借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排挤倾轧其他臣僚,搞得乌烟瘴气。郭子仪选择了和光同尘的韬晦之策,尽量避免与之发生冲突,圆滑周旋于皇帝宦官之间。

  但李光弼生性耿直倔强,对鱼朝恩、程元振等人百般看不入眼,拒绝与之亲近,结果与此二人关系紧张。李光弼深知自己得罪了他们,不会有好果子吃,为了自保,他选择了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借手中兵权保护自己。

  宝应二年,吐蕃骑兵攻陷长安,唐代宗仓皇出逃,下旨召集天下各路将帅出兵勤王救驾。郭子仪以大局为重,义无反顾奔赴前线。但李光弼却犹豫不定,担心此去会落入鱼朝恩程元振手中,为了自己的前途,最终拒绝了皇帝的召唤,在国家有难之际按兵不动。

  此后,唐代宗多次下旨召唤他来长安面议大事,李光弼处于个人安危考虑,每次都找各种理由拖延拒绝、这样一来,李光弼事实上已经构成了抗旨不尊的大逆不道行为。尤其是他在国家有难之时,身为手握重兵的大帅,却一兵一卒不肯出动,几乎和一个割据一方的军阀没什么两样。

  他手下的武将田神功等人,看他受国厚恩,封王拜相,却斤斤计较个人名位安危,不肯为国效力,对他大为失望,导致他声望一落千丈。但李光弼内心深处还是个血性汉子,征战一生官居极品,却受到部下鄙视,连日常参拜和禀报军情都不能进行,李光弼由此在矛盾中郁闷成疾,最终一病不起,愧恨而死。李光弼不肯趋炎附势讨好宦官,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把个人安危得失看得重于泰山,忽视国家利益。但他能惭愧而死,也说明他良心未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