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从个人生活和军事能力两方面,探索辛弃疾到底有多厉害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辛弃疾。

  作为无可争议的“大宋第一古惑仔”,南宋大词人兼大英雄辛弃疾的“厉害事”,好些都家喻户晓:比如他在北方誓师抗金的豪迈,独闯金营处决叛徒的胆略,“沙场秋点兵”的热血,“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执着。一幕幕飒爽英姿,叫多少后世的粉丝们,不知不觉就跟着燃。

  但比起这让人熟悉的,那位横练满身硬功夫,却壮志未酬的悲剧英雄辛弃疾来,下面两件辛弃疾比较“低调”的“厉害事儿”,却足以让我们更懂这位“古惑仔”,看清一位更值得后人肃然起敬的辛弃疾。

  首先一个“厉害”处,就是辛弃疾“厉害”的个人生活。

  后人说起辛弃疾,常哀叹这位大英雄在南宋王朝遭遇的不公排挤。但以仕途来说,作为南宋朝堂上常被歧视的“归正人”,辛弃疾的官运其实已经很不错:既做过掌管司法的提刑,也做过掌管一方军政的安抚使。待遇也是极高,在浙东安抚使任上时,除了有200亩职田,每月还享受11万钱的工资补贴。退休时还是以“守龙图阁待制致仕”,凭着“守龙图阁待制”的身份,每个月就有30万钱的“退休金”。

  而且千万别以为,南宋的官员都是这“高待遇”。比比同样“矢志北伐”的陆游,就知道辛弃疾的“官运”如何。陆游四十八岁那年,才熬到夔州通判的岗位,按说官也不低,薪水却是极低,外加家里人口多负担重,所以“一日禄不继则无策矣”“直以其穷可哀而已”。单是和这位志同道合的“老朋友”比,辛弃疾享受的,都是绝对的高官厚禄。

  所以,作为一位享誉中国诗词史的文学大牛,“高工资”的辛弃疾留给宋代词坛的,可不止是国仇家恨的呐喊,更有舒适生活里的恬淡悠闲。比如《鹊桥仙》里,那“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的热闹,或是《清平乐》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的童趣。甚至那“婚嫁剩添儿女拜,平安频拆外家书”的温情,还有“疏帘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乐窝”的恬淡,无不缩影了这位大英雄,另一面的铁汉柔情。

  这一类的记述,不但记录了辛弃疾人生的另一面,更揭示了一个真谛:辛弃疾,这位“大宋第一古惑仔”,曾多少次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却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向往着普通人都在渴望的幸福。

  这样的幸福,以他当年在南宋的官位身份来说,可以说触手可及。甚至,如果他再“懂事”一些,“体察”南宋满朝文武高官们“偏安”的心态,不那么积极的嚷嚷“北伐”,他南渡的岁月,完全可以过得更舒坦悠闲。

  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幸福”,即使是那么多对家人亲情的牵挂,都未曾磨灭他的雄心壮志,更不曾让他放弃初心。高官厚禄的人生里,他从未忘记北方沦陷的国土,“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同胞。从未忘记光复山河的心愿。因此,也有了他一次次“自讨苦吃”般的选择,从上书到练兵,一次次的失败,却又一次次的坚持,有了他“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悲凉,和从不曾放弃的一生……

  我们常常把英雄,幻想成铁石心肠的铁人,或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辛弃疾的另一面告诉我们:英雄有着与普通人一样的情感,以及同样的脆弱,有着心灵里同样柔软的地方。但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会把这一切扛在心中,为永不忘的家国情怀,以“男儿到死心如铁”的执着,负重选择一条“凭谁问,补天裂”的艰难道路。看懂辛弃疾,就看懂多少英雄。

  而与辛弃疾的“私生活”同样值得一说的“厉害处”,就是他的军事谋略能力。

  辛弃疾的一身强悍武功,无论生前身后,都强到没有争议。但争议颇多的,却是辛弃疾的军事才能。不管在南宋年间还是后世,辛弃疾都遭到了同一类吐槽:你辛弃疾再有决心又怎么样?又不看看眼前的形势。北伐不是空喊两句就行的,像辛弃疾这种呼喊,就是“无用书生”的空泛议论,南宋听了才会误国。

  但对这类论调,1172年担任滁州知州时的辛弃疾,一句话就能将其砸得粉碎:仇虏(金人)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

  作为从北方来的“归正人”,真正上过战场打过仗的辛弃疾,绝不是夸夸其谈的酸腐书生,他亲眼见过金国统治下的北方国力民情,对宋金局势的每一句话,都来自缜密的思考与调查。这一句判断正是如此。在辛弃疾看来,国力早已是衰退状态的金人,“国运”也就是这六十年了,但到那时,北方必然有新的强敌崛起,南宋遭受的威胁将比金人大得多——不抓紧时机北伐,没准就要和金人前后脚亡国。

  而就是在辛弃疾说完这番话六十二年后,穷途末路的金哀宗死于蔡州,曾雄踞东亚大陆的金王朝,在南宋蒙古的联合夹击下灭亡。但南宋还没来得及庆祝胜利,“新敌人”的马刀就呼啸杀来,与南宋展开了数十年更加残酷惨烈的战争,直至南宋的末代君臣崖山跳海……

  较真的话,辛弃疾的神预言,比起接下来的历史,仅仅“误差”了两年。只此一条就证明,辛弃疾是一个有着何等睿智眼光的谋略家。

  如果说这个“神预言”,还可以说是辛弃疾“蒙”的。那么他的另一个遗产,可绝不是“蒙”。矢志收复山河的他,也在用一生在思考:北伐这仗,怎么打才能赢?当宋孝宗至宋理宗年间,南宋的几次“北伐”都是傻乎乎往河南扑,把军队往人家口袋里送时,辛弃疾却精准戳中了其中要害:唯一的北伐制胜之道,就是“我得山东

  ,河朔必大乱,河朔震乱,则燕山可塞南门而守,然后恢复则指日可待”。

  概括下来,就是先取山东,再拿下河北,这样就能避实击虚,一口气收复中原。

  如此颠覆当时南宋“北伐理念”的战略,当时有没有道理呢?作为实打实的“山东大汉”,辛弃疾对宋金双方的情况都知之甚深:南宋长期缺马,步兵军团扔进中原,可不就容易被围?但打山东就不同了,一来从江南进军山东,可以有水路支持,正好弥补步兵的机动性。二来黄河改道之后,河朔地区等于没了屏障,只要拿下泰山济南,就是断掉金人一根胳膊,进军燕京将一马平川。

  甚至就连怎么打,辛弃疾都想好了,南宋完全可以在洛阳、川蜀等方向假装囤积重兵,摆出大举进攻关中洛阳的架势。金人必然会将兵力调到这一线。然后发挥南宋水运优势,将“精兵锐卒”集中在山东这一线,一鼓作气拿下……

  辛弃疾这打法靠不靠谱?虽说在南宋年间,由于统治者不思进取,这事儿没被验证过,但仅看谋划环节,显然就要比南宋简单粗暴的“符离北伐”“开禧北伐”,都要靠谱得多。

  更给辛弃疾“正名”的,就是几百年后的明太祖朱元璋,面对依然“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之众”,坐拥中原以及漠北西南要地的“庞然大物”元王朝。明太祖朱元璋几乎“完全复制”辛弃疾当年的战略,就是以精兵直捣山东,一口气横扫中原,完成了一场由南向北一统天下的伟业。那摧枯拉朽的一幕足以证明,当年的辛弃疾,曾经以多么“接地气”的思考,送给大宋一件被遗弃的宝贝。

  矢志不改的追求,立定脚跟接地气的努力,负重前行的执着,所谓英雄,正如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