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集宠爱于一身的衡山公主,为何过得并不幸福?

  唐太宗最爱的嫡女,先后许配给三个人,死后以皇后之礼入葬,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因为皇帝要靠长子来继承皇位,特别是嫡长子,身份要比庶子高贵得多。虽然对待儿子是这样,但皇帝对于女儿,大多还是更喜欢最小的。

  就好比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宝庆公主,为了这个女儿,朱元璋甚至赦免了其生母张美人殉葬。还有乾隆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她虽然不是皇后嫡出,却被封为“固伦公主”,乾隆还将她许配给宠臣和珅的独子丰绅殷德。嘉庆也是为了这个小妹妹,在清算和珅的时候,留他一具全尸,且没有牵连丰绅殷德。

  而除了朱元璋和乾隆以外,唐太宗李世民,也同样偏爱自己的小女儿,衡山公主。《唐六典》中记载:“凡名山、大川及畿内县皆不得以封。”可唐太宗却将爱女封为“衡山公主”,可见他对其的喜爱之情。

  衡山公主之所以得宠,不仅仅因为她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儿,还有她是长孙皇后所生,名正言顺的嫡公主。而她不只是得到父母的疼爱,就连哥哥唐高宗李治,也是将她捧在手心里护着。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位唐太宗最爱的嫡女,衡山公主。衡山公主出生于贞观八年,一生先后许配给三个人,死后还以皇后之礼入葬,足见她有多受宠。

  第一次婚约,魏叔玉

  说起魏叔玉,可能很多人对他都不太熟悉,不过说起他的父亲,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他的父亲就是唐朝著名宰相、被唐太宗视为自己一面镜子的魏征。在衡山公主九岁的时候,唐太宗就做主,将她许配给魏叔玉。当时唐太宗这样做,主要出于两个原因:其一魏征敢于直谏,是朝廷的股肱之臣,深得唐太宗赏识,正所谓虎父无犬子,魏叔玉自然有过人之处;其二魏征官至宰相,将爱女嫁至魏府,也算门当户对。

  然而就在这一年,魏征病重,没多久就去世了。对于忠臣的去世,唐太宗十分伤心,废朝五天,连连说失去魏征,就犹如失去一面镜子。谁知几个月后,侯君集就因谋反罪被处死,由于他曾得到魏征力谏,于是魏家也被牵连进来。为了女儿着想,唐太宗就取消了魏叔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约。

  第二次婚约,长孙诠

  几年过后,衡山公主渐渐长大,唐太宗再次为女儿考虑婚姻大事。出于魏叔玉的前车之鉴,这次唐太宗不再找大臣帮忙,而是决定亲力亲为,亲自为女儿挑选一门最佳的婚事。在经过反复对比后,唐太宗最终选中青年才俊长孙诠。选他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长孙诠才貌双全,与衡山公主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第二长孙诠是长孙皇后的娘家人,这就避免再次发生魏家之事。

  于是衡山公主的婚礼事宜便积极展开,可惜还没等到公主出嫁,唐太宗就去世了。由于公主要为唐太宗守孝三年,所以婚礼不得不中断。三年后,唐高宗李治将妹妹改封为“新城公主”,又亲自为妹妹操办婚事,除了增加大量嫁妆外,还为妹妹增邑5000户。就这样,新城公主正式下嫁长孙诠。

  公主和长孙诠成亲后,夫妻感情非常好,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又出事了。唐太宗将爱女许配给长孙诠,就是认为他来自长孙家族,不会出岔子。可他没想过,自己不会清算长孙家,不代表儿子不会清算长孙家。显庆四年,唐高宗对长孙家族动手,长孙诠也受到牵连,最终死于流放途中。

  第三次婚约,韦正矩

  新城公主与长孙诠本来感情就很好,丈夫一死,公主十分悲痛,整日郁郁寡断,再也没有笑过。唐高宗见到妹妹这样,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于是决定再为妹妹选一门好亲事。最终,唐高宗将妹妹许配给出自京兆韦氏家族的韦正矩。韦正矩因为娶了公主,一时间平步青云,在朝中好不威风。然而新城公主还是开心不起来,因为她始终忘不了前夫长孙诠。

  龙朔三年,新城公主病重,唐高宗为妹妹修建福寺祈福,然而新城公主还是病逝了。唐高宗悲痛不已,将妹妹之死归咎于驸马韦正矩,还没等刑部审讯,唐高宗就下令处死了韦正矩。不仅如此,唐高宗还下令:“其葬事宜依后礼。”

  新城公主这一生,得到父亲唐太宗、哥哥唐高宗的无限宠爱,最终还能以一个公主的身份,拥有一个皇后规格的葬礼,虽然在婚姻上并不是十分幸福,但这份恩宠,可谓是整个唐朝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