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明英宗惨遭土木之变的原因是什么?

  明英宗惨遭土木之变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的“土木之变”,就是我们常说的“土木堡之变”,又或称为“土木之祸”,此次大变对于明朝来说,不仅仅是蒙羞的问题,毕竟皇帝成了俘虏实在不怎么光彩,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直接导致了明朝自此之后开始由盛转衰,逐渐走向下坡路,而这才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

  话说正统十四年即公元一四四九年七月,蒙古瓦刺也先,以明朝削减马价为借口,向明朝边境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没过多久,大同守军失利,塞外城堡陷落,当消息传到京城,引起了满朝震动。

  此后,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朱祁镇不顾群臣的反对和劝阻,下令皇弟朱祁钰留守,自己则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没想到的是,最后却以三十万大军在“土木堡”一带惨败殆尽,王振被杀,英宗被俘,

  六十多名文武官员战死而告终。

  如今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明英宗之所以不顾一切的御驾亲征,主要是受到了王振的蛊惑,当时王振在朝中可谓是权势滔天,风头无两,但他并不懂军事,以为行军打仗就和普通打架一般,人多欺负人少便行了,率领五十大军出征必定是有胜无败,立下这不朽之功当然不在话下。

  于是乎,被王振蒙蔽的明英宗也开始头脑发热起来,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诫,结果酿成了土木堡的大败,不过,细细品味,当时正值年少的明英宗执意亲征,真的只是因为受了王振的怂恿所致吗?其实,有一点却被很多人给忽略了。

  这一点就是明英宗内心真实的想法究竟是怎么样的,说起来,这位九岁就开始继位的皇帝,并不想做一个庸君,从小就有着非同寻常的志向,据史书记载,有一次,他命令兵部尚书马冀、侍郎邝埜议处边事,结果等了五天也没得到答复。

  这下可把明英宗给气坏了,怒问两人“你们小瞧我是小孩吗?”转头便将二人下了大

  狱,明人皆称此时的英宗已经有了鞭挞四夷的气魄,此外,史书上还记载了一件事,正统六年十一月,乾清、坤宁二宫,奉天、华盖、谨慎三大殿落成,定都北京,文武诸司不再称行在,从这里,不难看出明英宗意图效法祖

  宗,加强北京边境控制的决心。

  因为明英宗刚登基的时候年岁尚小,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此后,随着身边最为亲近的祖母和一干辅佐自己的老臣相继离世,他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建功立业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明英宗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想亲征的。

  再有就是,明英宗非常可能打算效仿其父明宣宗的作为,当年朱高煦叛乱,明宣宗就是在朝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亲自打败了汉王,从而成就了一段佳话,有道是“虎父无犬子”,

  志向不小的明英宗自然不想让父亲专美于前,于是,“亲征瓦刺,名垂青史”就成了他的伟大理想。

  除此以外,一直对朝廷众臣无所作为的工作作风深感不满的明英宗,也有着通过亲征来激发他们重新振作进取,有所作为的打算,正是在这种种的内心因素下,再加上王振的怂恿,才使得明英宗不顾一切的决定御驾亲征,只可惜,最后事与愿违,明朝损失惨重,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