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杨修、许攸、祢衡三人才华横溢却无一人善终,是为何?

  在东汉末年时期,名士这支力量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杨修、许攸、祢衡,此三人因为恃才放旷且口无遮拦而被曹操所厌恶,三人最后也无一善终。杨修,最懂曹操心思的人,却因为“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死得不明不白;许攸,曹操发小,若无此人则官渡之战曹操很难战胜袁绍,然而曹操也没念及旧情,说杀就杀;而祢衡更是狂得不行,三番两次大骂曹操,后又因为管不住嘴得罪了刘表、黄祖,最后也是惨死在武夫的屠刀之下。是不拘一格的洒脱还是情商超低的愚蠢,为何才华横溢的三人却无一善终?

  一、事皆称意,有才无谋

  杨修出身世代簪缨之家,与那些纨绔子弟不同,杨修为人好学,有盖世文才,连曹操都自叹不如,说:“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并被曹操所器重,让他任丞相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曹操虽然爱才,但为人多疑,能成为满意的“秘书”,杨修自然是被曹操所器重信任的。

  “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说是杨修罪状有三:一、参与曹丕与曹植夺嫡事件;二、颇有才干;三、袁氏之甥,除了第一个,其余两个有些“莫须有”了,单论有才策,曹操手下还有“王佐之才”的荀彧、“有良、平之奇”的贾诩、多谋善断的程昱,怎么也不会轮到杨修被砍头,若论家世背景,曹操的亲家张绣,不仅是董卓旧部张济之侄,还是杀害了曹操嫡长子曹昂的罪魁祸首,照样不是被委以重任,因此杨修之死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虽然杨修颇受曹操器重,但他的表现却让曹操大失所望,曾经,在挑选继承人的时候,曹操还是很犹豫的,在曹丕与曹植之间,其实曹操更偏爱于文采斐然的曹植,在杨修等人的帮助下,好几次曹植就差点做了太子,然而杨修终究只有一些“小聪明”,善猜字谜,却远不如陈群、吴质、司马懿之流的老谋深算,甚至在与当时仅是朝歌长的吴质斗智中,号称“有才策”的杨修败下阵来,因此直接导致了曹操对曹植为人的怀疑,渐渐让曹丕占据上风。此外,杨修身上还有文人的“狂气”,这样的狂气曹植也有,所以当“特见宠爱”而又因文采名动天下的曹植主动结交时,杨修也就顺理成章加入到他的麾下。但这份狂傲是曹操所不喜的,在曹操看来,这些食古不化的文人是自己霸业的拦路虎,之前可以因为力量不足而加以笼络,现在自己羽翼丰满,而这些文人只为破口大骂自己的不是,若杨修小心处事,处处隐忍,可能结局还不至于此。

  二、贪而不治,居功自傲

  面对东汉朝廷的腐败黑暗,许攸是很想做出改变的,那时,他参与策划了一个惊天密谋——废帝,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豪杰密谋废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还曾邀请少时好友曹操一同参与,被曹操拒绝。许攸想成就一番大事业,若是扶持新帝能成,自己可是有从龙之功,甚至还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扭转东汉末年朝政黑暗的局面,被后世称赞,岂不美哉,因此对拒绝了自己的发小,许攸还是很不爽的。

  然而许攸的白日梦没有做太久,起事败露,王芬引咎自杀,许攸等逃亡,后来许攸碰到了也在逃亡的另一个发小袁绍,跟随并成为他的谋士。原本许攸念及旧情,力劝袁绍与曹操联盟,但没有成效,反而曹操做大做强后与袁绍为敌,建安五年(200),袁绍发布讨伐曹操檄文,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来攻打曹操,眼看关系破裂,许攸倒也尽了谋臣的本分,积极向袁绍建言献策,但并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家人在这个关键时刻因为犯法而被逮捕,许攸一气之下去了曹操处,献上火烧乌巢之计,并帮助曹操打败了袁绍。

  站稳北方,此时的曹操可谓是扬眉吐气,对弃暗投明的发小格外顺眼,而许攸又是大败袁绍的第一功臣,身份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但显然,两人都早已不复年少时的亲密无间,曹操低估许攸的贪婪与口无遮掩,许攸则高估了曹操的胸怀。大破袁绍后,许攸自持有功,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甚至还说:“卿不得我,不得冀州也”,曹操表面符合,啊你说得对,但暗地里却越发厌恶许攸。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又旧事重提,还说曹操没有自己就得不到此城云云,被告发,曹操遂将其杀害。

  三、恃才傲物,得罪群雄

  相比于前两人,祢衡的嘴更毒,他虽然颇有文采,但是性格刚直高傲,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荀彧有“王佐之才”,辅佐曹操风生水起,赵融为汉灵帝所设西园八校尉之一,祢衡见荀彧长得帅、而赵融是个大肚子,居然说:“文若可惜面吊丧,稚长可使监厨请客。”

  祢衡的恃才傲物不被诸方认可,曾经去许昌,祢衡备了一片名刺,但处处碰壁,以致名刺上的字的漫漶不清了,也只有孔融、杨修与之交好。曹操爱才,想要任用祢衡,但祢衡丝毫不给曹操面子,自称有“狂病”不说,对曹操也颇为无礼,曹操也来了脾气,大骂:“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就将祢衡扔给了刘表。刘表先开始也是喜出望外,认为自己得到大才,祢衡确实文采斐然,“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但因为数次在公开场合大骂刘表,被刘表不喜,又被当成个皮球一样扔给了江夏太守黄祖。黄祖是性情急躁的武夫,十分善待有才气的祢衡,“衡为作书记,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然而没过多久,两人本性双双暴露,黄祖宴请宾客,但祢衡出言不逊,让黄祖很是难堪,为了挽回面子,黄祖便训斥祢衡,谁料祢衡竟细细盯着黄祖,说了一句:“死公!云等道?”黄祖大怒,两人掐起架来,祢衡遂被黄祖手下所杀,年仅二十六岁。

  杨修、许攸、祢衡的死被后人津津乐道,有人认为是时代的不幸,这些文人本应该能够在深山老林中快活逍遥,对诗词文化做出极大贡献,但也有的人认为应当引以为戒,三人的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恃才傲物上,智商高情商低的他们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能成为“乱世之奸雄”,曹操一方面确实爱才,但没有一个人是无下限的,得罪了领导,那必然要付出代价。对此各位读者朋友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