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节俭一生,死后连陵园都用自己妃子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古代的封建帝王,向来都喜欢在生前修筑豪华的陵墓,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生前还没有享受完荣华富贵,因此在死后也要为自己营造一个金碧辉煌的宫殿。不过,每个朝代的亡国之君一般都没有什么像样的陵墓,有的规格甚至还达不到普通贫民百姓的水平,接下来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陵墓了,不仅下葬时花费的银两少得可怜,墓中的陪葬品也几乎一无所有,只有2盏注水的长明灯,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要从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说起了。由于崇祯皇帝不愿意做亡国之君,因此选择前往煤山上吊自尽。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除了对皇宫的宝物大肆掠夺之外,李自成自然也不会忘记埋藏崇祯皇帝,因此他将这件事情交给了顺天府官员赵一桂办理这件事。但是赵一桂刚刚接过这件差事,第一个难题就摆在了他的面前:崇祯皇帝生前并没有修建自己的陵墓。
由于崇祯皇帝生前操劳过度,十分节俭,就连皇袍之上也打了不少补丁,因此根本没有时间和白银来修筑自己的陵墓。赵一桂和诸位官员们商量之后,认为可以将崇祯皇帝生前所宠爱的妃子——田贵妃的墓葬打开,将其变成崇祯皇帝的陵墓。但是就在赵一桂准备付诸实施的时候,第二个难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李自成没有拨给他一分钱银子,这皇陵要怎么修呢?
为了解决钱的难题,赵一桂只好在当地官员之间进行慈善募捐,共有10位官员参与了捐助,最终得到了233两白银。凭借着这点微不足道的银子,赵一桂精打细算,在能节省的地方尽量节省。比如裹着崇祯皇帝身体的锦被,另一面实际上是用粗布做成的;就连崇祯皇帝墓室之中唯一的陪葬品——2盏长明灯之中也没有注入更多的灯油,大部分都用水进行了代替,可见当时崇祯皇陵的陵墓寒酸到了什么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