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如何评价垂沙之战?此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公元前301年,秦国、齐国、韩国、魏国联军与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史称垂沙之战,以联军获胜,楚国大败告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战斗过程
公元前301年(周赧王十四年),根据《编年纪》、《史记六国年表》和《史记秦本纪》的记载,秦将是芈戎,这年,秦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城。齐将章子、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三国联军进攻楚国方城,四国联军在垂沙会合。楚怀王令唐昧率军迎击联军。双方在垂沙隔水列阵,相持6个多月。在齐王派大臣周最多次催促下,章子派人探测水深,欲渡水进击,但因楚军射箭受阻。后从樵夫口中得知楚重兵把守处水浅可渡,于是选精兵乘夜涉渡奔袭楚军。唐昧因联军6月余没有动静,放松戒备,在联军上岸后才仓卒调兵应战。楚军大败,2万余人被歼,唐眜被杀,余部溃散。联军乘胜攻占垂丘(今河南泌阳北)、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以北的大片土地。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为韩、魏两国夺取,楚不得不向齐国表示屈服,被迫以太子横为质,向齐求和。
评价
垂沙之役,既是齐、韩、魏联合起来制楚的大规模的报复行动,也是因太子横亡归导致秦、楚关系破裂的直接后果。由于楚怀王对外政策举棋不定,终于酿成了孤立无援、被动挨打的局面。
《荀子·议兵》说: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宛钜铁,惨如蜂虿;轻利[亻票速,卒如飘风;然而兵殆于垂沙,唐蔑死,庄蹻起,楚分而为三四。是岂无坚甲利兵也哉?其所以统之者非其道故也。
又说:齐之田单,楚之庄蹻,秦之卫鞅,燕之缪虮,是皆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是以巧拙强弱则未有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齐也;掎契司作,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从这一记载看,由于楚怀王“统其者非其道”,对外遭垂沙之败,国内又发生庄蹻领导的“盗兵”暴动,也即《吕氏春秋·介立)所称之“庄豪之暴郢”(历史上的庄蹻有各种说法。楚怀王时的庄蹻,一是楚国人民起义领袖,亦称企足。二作楚将,亦名庄豪,楚顷襄王时率军入滇,后在滇称王,号庄王(有人以为此即楚庄王的后裔)。亦有人认为此两人实为一人。从《荀子》记载看,由于楚怀王内政外交失误,在垂沙之役后,引起国内暴动,政治动乱,应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至于因此而使楚国“分而为三、四”(《荀子·议兵》),或“分为五”(《商君书·弱民》),楚国因而一度政治动乱,统治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