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苏轼的儿子在靖康之变中有什么表现吗?

  “人皆养子要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宋朝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诗。苏东坡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历尽劫波。所以他才会有感而发,写出这样一首愤愤不平的诗,希望他的后辈子孙不要像他一样才情绝代,只要做一个愚鲁平庸之辈就好。

  那么问题来了,苏东坡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们的结局如何?是否如他所愿,个个都“无灾无难到公卿”呢?史书记载,苏东坡有过三个儿子。长子苏迈,是宋神宗元丰四年进士,此后担任过德兴县尉、西安县丞、雄州防御推官、知河间令、嘉兴县令等。苏迈颇有乃父遗风,“文学优赡,政事精敏”,但命运并不比老爸强多少,担任的都是些微末职位。

  次子苏迨,宋哲宗绍圣元年进士,历任朝汉大夫、广东参政、朝散郎、尚书驾部员外郎等职务,是北宋后期著名学者。三子苏过,在弟兄三人中才华最为出众,跟随苏东坡时间也最长,苏东坡一生先后被贬谪到惠州、海南,都是苏过陪伴在身边,历任监太原府税,次知颍昌府郾城县等职务。这三人虽然没能出将入相官居一品,但都是德才兼备的志诚君子,没有给苏东坡丢脸。

  不过,除了这三个“正式”儿子,苏东坡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编外“儿子”,名叫孙觌,史书上称他为“苏轼出子”或者“苏轼遗子”。孙觌姓孙,如何会成为《尧山堂外纪》、《跋孙觌尚书尺牍》、《武进阳湖县志》等史籍,都记载了此事的来龙去脉。事情与苏东坡的一个小妾有关。

  苏东坡早年曾经有过一个小妾,他被贬谪惠州时,考虑到长途跋涉数千里,一路风尘困顿,带着女眷多有不便,就把这个小妾送给了江苏武进的友人孙治。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个小妾当时有孕在身,怀着东坡的骨血。到了孙家不到六个月,就生下一个男孩。好在孙治为人豁达,对这个男孩视如己出,起名为孙觌,养大成人。

  孙觌貌似遗传了苏东坡的优秀基因,天资聪颖,才学出众,诗词文章都深为时人称道。靖康年间,孙觌已经做到了侍御史,但孙觌的人品比起苏东坡却相差甚远,热衷于功名富贵,深通官场钻营之道。当时的奸臣蔡京一手遮天,气焰正盛,孙觌于是竭力巴结讨好蔡京,关系极为密切。

  靖康二年,金国大军如狂飙一般大举南下,一路势如破竹,重重包围了北宋国都汴梁城。曾经繁华富庶、强盛一时的北宋,转眼之间来到了国破家亡的末世,宋朝君臣在此生死关头,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

  胆怯心虚的宋钦宗,最终选择了投降。气焰嚣张的金国人,威逼宋钦宗拿出一份正式的投降书。宋钦宗虽然窝囊,觉得祖宗江山败在自己手里,愧疚万分,二则还对未来心存希望,觉得有朝一日宋朝或许能东山再起,实在不想交出这么一份丧权辱国、遗臭千古的投降书,于是一方面假意让大臣们写投降书,一方面暗示大臣们找各种理由推脱,想方设法百般拖延。

  大臣们也都不愿意落下千古恶名,人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孙觌却与众不同,他一看宋朝要完蛋,金国人很可能入主中原,他立即开始为自己的下一步盘算,把写投降书当成讨好金国人的天赐良机。他自告奋勇接过这个差事,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写了一封投降书,文辞中对金国人极尽谄媚之能事,写完后还卑躬屈膝亲自送到金国大营中。

  金国人看后非常满意,特意从俘虏中挑了几个美人送给孙觌作为奖赏,孙觌也恬不知耻地欣然接受。孙觌的丑行,使得宋朝上下都对他侧目以视。这件丑行被史书记录下来,孙觌也随之受到天下后世的千年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