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朱厚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朱厚照真的荒唐至极吗

  还不了解:明代皇帝朱厚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厚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朱厚照真的是荒唐至极吗?历史上的朱厚照又是什么样的?

  传闻中的明武宗朱厚照是一个骄奢淫逸、不学无术的皇帝,连他父亲明孝宗临终托孤的时候都对遗命大臣说“东宫年幼,好逸乐,先生辈善辅之。”言辞里尽是对接下来明代发展的担忧。从表面看,这位武宗皇帝设豹房,器重宦官,在皇宫设集市,游山玩水,怎么好玩怎么玩。好像也“不负众望”的坐实了“荒唐至极”的帽子。

  然而,这么个荒唐至极的皇帝在位的15年里,不仅没有让民众怨声载道还使得明代的财政状况大有好转。嗯?不是说这位皇帝骄奢淫逸,不学无术吗?难道还有别的故事?我们一起看看。

  知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楚

  朝野纷争,所谋不过权与财。所谓帝王之术,不过是在这些权欲钱财之争中,左右制衡,达到表面的一派祥和的景象。历代纷乱,大部分都是这种相互制约失衡,要么是几家争霸,帝王无能,无法约束。

  内斗严重,从内部开始腐蚀,看似一棵大树盘根错节,内里却已经腐朽,只要一阵风,这个王朝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轰然倒塌。要么是一家独大,皇帝只是个傀儡,任由对方想蚁虫一样把王朝腐蚀。最后还是逃不脱灭亡更迭的结果。还有就是皇帝自己败光了家底。

  评价历史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框架里。才客观,也更有说服力

  再说回明代,要了解,朱元璋即位后,就来了个杯酒释兵权。把兵权牢牢地握在手中,之后就重在发展文官,后面的几代皇帝也一直延续这个路子。到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兵败后。武将势力大大受挫,文官体系进一步扩大。文武制衡体系逐渐失衡。

  文官本来就是擅长拉帮结派的队伍,他们结合起来曲解朝廷政策,一边将本来只有卓越文人才有的补助扩大到整个士绅阶层,趁机减税甚至免税,同时降低地主的税收,将重税强加给农民。由此中饱私囊,大肆敛财,像虫蚁一样侵蚀朝廷根基。虽然孝宗朱祐樘缝缝补补这些年,励精图治,但还是没有做什么有效改革。到武宗朱厚照这里也还是这么大环境。

  再说武宗朱厚照,是孝宗唯一活着的儿子,自然宠的没边,自小就爱玩,有得了皇帝亲爹那就放任自流。有这么个无法无天,与众不同的性格,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15岁即位,本就是正值叛逆期的孩子,没了亲爹管束,又突然有了滔天权势,搁谁都得疯。

  但是,我们从一些细枝末节中还是可以窥得一些端倪。比如,他有了滔天权势,他能不了解自己可以生杀予夺吗?但是他却从没有杀过一个重臣,哪怕他和大臣们玩捉迷藏。今日跑这里,明日窜那里,被抓到了就被抓到,却从没杀过一个。

  再比如,他这么一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皇帝,王朝早该被霍霍得一塌糊涂了,但结果却运转正常。财政状况在文官个个敛财的情况下还有所好转?一个不学无术的皇帝天天带着一群太监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国家GDP还涨了你敢信?要了解他爹为了维持朝堂正常运转,每天起早贪黑,兢兢业业才做到。他可好,吃吃喝喝就有了?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而提起这里就要说说武宗的的用人之道了。他爹留给他的三位大臣,人称‘李公谋’的李东阳,‘刘公断’的刘键,‘谢公允’的谢迁。好家伙,都不让退休的。人六七十岁来辞职都不给批啊,来辞职两次才给批。之后任用的杨廷和,杨一清,费宏,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名臣。别的不说,武宗在用人这一块绝了。

  另外,武宗虽然和迎合自己的宦官打成一片。甚至给了宦官一定的权力,默许他们招权纳贿。但从来没有让宦官的权力独大,影响皇权,这也是他后来能反手就杀了大宦官刘瑾的原因。甚至,宦官的参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官势力的独大。

  再者武宗朱厚照这个人喜欢玩购物,同时也鼓励商业贸易的发展,使得商业持续发展。另外还做了两件前任君主都没有做成的大事。第一是进行了江南赋税改革,减轻了江南百姓的负担。并使得江南在两年之内还完了拖欠朝廷十年之久的赋税。

  第二,还改革了市舶司。强化了了市舶司的收税职能,扩大了朝廷税源,开启了解除海禁的第一步。他还多次赈灾免赋。

  说明武宗虽然爱玩,玩的也比较过火。但是他也不是个草包。你见过通晓藏语,精通佛法和梵语,通晓阿拉伯语,还懂兵法的草包吗?反正我没见过。说起兵法,就得说说武宗和蒙古小王子的的那次战争了。

  安化王和宁王的叛乱也是当时比较大的战乱了,但是不是武宗亲临,就先按下不表。就只说和鞑靼小王子的应州之战。就简单从结果看。据《明实录》载:“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啊这,看起来像玩一样,那如果我说这是十来万人打了五天五夜的结果呢?你品,你细品。

  再者后面又说:“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也就是说之前无法无天,年年来抢的人,经此一役后,再来抢劫,不敢往里面来了。你品,你细品。

  总而言之,就像开头序言,“这个世界根本不可能有人无所不能,就好像也不可能有人一无是处一样。”又如中序所说:“评价历史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框架里,才客观,也更有说服力。”

  只有完整了解一段历史,才能对其中的人物有更清晰的认识,也更能读懂他们。毕竟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历史书上寥寥数语,描述的可能就是别人的一生。或许,这就是历史厚重感的由来。我们能做的,不过是从这些词语中窥得那一个时代的痕迹,从点点滴滴里看属于他们的辉煌,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明代那些事》《明代那些事朱厚照相关理解》《最后的马上皇帝朱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