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文宣帝高洋登基即位后,有哪些为政举措?

  高洋,即北齐文宣帝,北齐神武皇帝高欢次子,文襄帝高澄同母弟,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同母兄,生母是娄昭君,他是东魏权臣,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在位共9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为政举措

  政治

  整顿吏治

  高洋建立北齐之后改革了官制,当时地方上的官吏太多,人浮于事,又加剧了农民的负担。于是他采纳一些大臣的建议,削去州、郡建制。这样,全国的官吏一下子就减少了几万人,贪污腐化现象大大减少,农民们的负担也减轻了很多。高洋还看出看出自北魏末年以来政府官员不发工资的弊端(不发工资,这些官吏自然变着法子从平民中盘剥),开始执行严格的工资发放制度,混乱的吏治局面因此彻底改观,北齐出现“刑政尚新,吏皆奉法”的气象。为了遏制官场跑官之风,高洋极具创造性地下令在官府上备上一根木棒——凡有跑官要官者,不问青红皂白,一概乱棒打死再说。北齐书评价:(高洋)素以严断临下,加之默识强记,百僚战栗,不敢为非,文武近臣,朝不谋夕。

  修改法律

  文宣帝一朝,北齐开始了《北齐律》的修建,以及《魏书》的完成。前者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其后一千多年的东亚刑法,而后者则是二十五史之一的千古名著,给予后人一个正统北方鲜卑王朝的历史角度。同时也是这个时期,经过高洋亲自主导的一系列吏政和法政重要改革。

  用人行政

  文宣帝一生都坚决奉行的兴学校、劝农事、求贤才、修刑律、正礼仪等治国手段,无数人才在这一时期井喷出来。天保十年(559年),他任用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文臣武士,这些人他既能从旧有勋贵的后人之中提拔,也能从看仓库的小吏等寒士中不拘一格降人才而用之。在这群人才的铺助下,一时间,东国之兴盛,威行华夏,震撼北荒。朝政上,高洋在位期间虽然自己奢侈,但始终反对贪污,对于贪污的大臣(如高德政)处理严酷。高洋所拣选的大臣们一般都清正廉洁,对国家治理非常好。

  军事

  军事建制

  在军事上,则仍以鲜卑族部为依托,优选健勇鲜卑人,组织“宿卫军”,号称“百保鲜卑”,再选勇敢汉人扩充戍边队伍,号称“勇士”。军事上的重组和刷新,使新创立的北齐王朝,成为当时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军事行动

  在高洋初登帝位时,西魏宇文泰,乘高澄新死,高洋年轻,且北齐初创,立国未稳之机,举大兵侵齐。身为新帝的高洋,身着戎服,亲自阅兵,慨然应战,军容甚为严整。宇文泰闻此,遂不战而退,叹道:“高欢不死矣。”然而,心存大志的高洋却没有歇着,而是以先小后大、先弱后强的基本方略,频频出动大军,南征北伐,开疆拓土。

  高洋在连年北讨,出击柔然、突厥、契丹、山胡、茹茹等,频频告捷之时,对南朝之梁国征战,也大多获胜,北齐之南境拓至淮河之南,濒长江而止。连年的征战,南北边境的扩拓,使北齐在高洋为帝的阶段,国力达到鼎盛。疆域扩大到今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一部及苏北、皖北的广大平原地区,人口达300万户、2000万口。土地之广,人口之众,军队之强,粮储之多,成为当时南北三个割据国家中最强大的一个。

  修建长城

  北修长城,也是北齐高洋时代的一大特色。为了防止南北两线受压的态势,高洋在北讨时,常防南梁觊觎;南伐时,担心北胡偷袭。所以从天保二年(551年)开始修筑黄栌岭至社干戍段长城200余公里。天保六年(555年)又东起幽州夏口(今居庸关),西至恒州(今山西左云)的长城450余公里。天保七年(556年)又将几段长城连接起来,完成从西河总秦戍直通渤海的万里长城。据不完全统计,在高洋时期共修筑长城1500余公里,每5公里设一戍所,逢险要关隘设置州、镇。最后在天保八年(557年),又于长城内筑重城,西起库格拔、东至坞纥戍,总长200余公里。

  经济

  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朝、西魏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可谓中国历史上少见年轻有为之君。可是他从天保六年后,开始放荡起来,最后一年,不理朝政,由太子监国,自己或者禅修闭关,或者沉湎于酒色之中,他在都城邺(今河北临漳)修筑三台宫殿,十分豪华,动用了三十万民夫,简直是奢侈至极。

  高洋却十分注重生态发展,比如:“诏限仲冬一月燎野,不得他时行火,损昆虫草木。”“夏四月庚午,诏诸取虾蟹蚬蛤之类,悉令停断,唯听捕鱼。乙酉,诏公私鹰鹞俱亦禁绝”等。高洋在位后期,虽然饮酒作乐,在大事上不迷糊,经常大赦天下,如遇到灾害,就会减免受灾地区税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