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本身的儿女算不上很多,乾隆为什么还将儿子过继给他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过继儿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乾隆皇帝活了89岁,是中国帝王中最长寿的。在位60年,太上皇3年多,是掌握权利最长时间的皇帝。乾隆一生共有17个儿子,10个公主。乾隆的后妃比较多,自己的儿女算是不多的。我们看一看他的儿子们的情况。乾隆共有17个儿子,其中7个未成年,只有10个儿子活到了成年。因为乾隆长寿,儿子们都熬死了不少,只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嘉庆帝)、皇十七子永璘活过了乾隆皇帝。
乾隆过继的两个儿子。一、第一个过继的儿子永瑢。封慎郡王爱新觉罗。允禧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十一子,序齿排在第三十一。他有两个儿子:弘昴(15岁病故)、弘旬(19岁病故),可是死的早,也没有留下子嗣,允禧等于是断后了。1758年允禧在48岁也病故了,一年后,乾隆将自己的第六子永瑢,过继给自己的叔叔允禧为孙,乾隆54年永瑢被封为和硕质亲王。(永瑢剧照)
二、第二个过继的儿子永珹。爱新觉罗。允裪是康熙皇帝十二子,序齿为第二十一子。他有六个儿子和六个女儿,他的嫡福晋是富察皇后的堂姐。这六个儿子都没有活到成年,最大的一个弘昆只活到12岁。1763年允裪死后,乾隆皇帝让自己的第四子永珹过继给允裪为孙,守孝百日。(永珹剧照)
过继人的特点都是没有儿子继承宗室,死后过继。乾隆为啥过继自己的儿子给叔叔?雍正皇帝继位后,对自己的兄弟政敌都不放过,虽然没有直接杀死自己的兄弟,但是很多被夺了爵位,自己亲生兄弟胤禵也罚去看陵寝了。皇十二子允裪据说是因为把乾隆生母钮钴禄氏写成了钱氏,被人告发夺了爵位。凡是对雍正有威胁的兄弟都受到牵连,只有少数获得恩宠。爱新觉罗宗室贵族对皇帝都敬而远之,免得惹到杀身之祸,表面上和和气气,私下里都疏远皇室成员,尤其是皇帝。乾隆皇帝是有感觉的,为了保持皇室宗亲的和睦,弥补雍正带来的不良影响,他必须做出政治动作。
第一,乾隆对自己的皇六子和皇四子也是经过一番考察的,看是不是符合作为储君的人选。通过考察,这两个儿子文采可以,但是治国的本事入不了乾隆的法眼。他们被排除了作为储君的可能。过继给自己的叔叔,有利于弥补皇帝和宗室之间的疏离状态,更好的维护自己统治的根基。第二、乾隆过继自己的儿子,尤其是为允裪披麻戴孝,这体现乾隆的以仁德治天下,宗室对此也倍加推崇。这场政治秀笼络了大批宗族的心,原来疏离的关系开始慢慢修复了。第三、过继这两个儿子给叔叔,这是乾隆明确表示,你们两个对皇帝的位置别多想了,没你们什么事,少掺和。同时也是保护他们,免受政治牵连。
一举多得事情,乾隆何乐而不为?况且后宫嫔妃对皇室内斗也是心有余悸,雍正处理兄弟的事情历历在目,早脱离这个漩涡也许是好事情。乾隆皇帝先后将自己的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过继给了慎郡王允禧和履亲王允裪,考虑到两位郡王都是无子嗣,而且过继行为还都是在两位郡王过世后才完成的,乾隆帝的心机不可谓不深。最肤浅的原因大众都知道,这是乾隆为了缓和宗室之间的关系,因为雍正在九子夺嫡中太过血腥的镇压和迫害兄弟,导致爱新觉罗的宗室和皇室之间的关系有了从间隙向仇恨发展的趋势。在乾隆即位后,他很快就发现,自己的很多政策因此被阻挠,难以实施。
为了让将各宗室皇族团结起来,更好的巩固统治,乾隆需要用仁政体现自己和父亲的不同,换而言之,他需要是一场政治秀,而让皇子为郡王扶棺送终无疑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而选择在两位郡王死后才让皇子过继意义就非同寻常了。如果老郡王还在,就将皇子过继,在宗室和皇室矛盾并为完全消除时,皇帝和宗室之间一旦有摩擦,亲父子和假父子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非常难以处理,一旦出错反而会弄巧成拙。而在老郡王过世后,皇子被过继将无阻碍的承袭郡王府所有的资源,人脉,这才是最有利于乾隆巩固统治的。其次,在皇子成年后再过继还可以让他们免于夺嫡的残酷。
正是因为知道雍正上位的血腥,乾隆更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再像他父亲一样经历那样的炼狱,更重要的是,那样的夺嫡过程也是非常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乾隆的嫡子过早离世,这让乾隆必须在其他皇子身上寻找继位人。而在皇子年龄很小时就过继,很不利于他挑选继承者。永珹和永瑢长大后,虽然展现出了文采,但并无治国安邦的才能。
还有一点要提到的是,乾隆虽然试图弥补宗室之间的隔阂,但是同时他对宗室也是很防范的。比如按照雍正遗命,以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以及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为顾命辅政大臣,组成御前临时机构“总理事务处。但是不久乾隆就撤销了这一机构,恢复了军机处。鄂尔泰、张廷玉均进入军机处,而庄亲王、果亲王却被排除在外。自此,出现了一条不成文规定,亲王宗室不入军机处。这条规定,直到同治年间才被打破。而这个举动,使本已获得皇族好感,取得皇族支持的乾隆,受到了皇族普遍的不满,险些引起宗室动荡。所以,乾隆一系列安抚宗室的举动,更像是一场政治作秀,为了体现自己的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