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韩信、英布等人的叛变,项羽还会输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项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强到什么程度呢?古人对他素来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纵观其一生经历,项梁战死疆场时,他虽孤依无靠,但却更加所向披靡,锐不可当,巨鹿一战,身陷绝境,他以非凡的胆量跟智慧,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终是功成封王,威震天下。起兵八年,身经70余战,没有一次败绩,一柄长枪,破尽八方阻挡,神勇无敌,唯他西楚霸王。原本,整个天下应当是由他掌控,但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项羽饮酒、虞姬舞剑,功败垂成之际,乌江之边,那把杀敌无数的宝剑最终放置在了自己的颈项,项羽还是败了。但打败项羽的就是刘邦吗?从某个方面来看,可以说是这4个人的背叛。
先来看一下垓下之战的惨烈。鸿沟和议后,刘邦撕毁盟约,追击项羽,想要趁机将项羽彻底消灭,夺取天下,但是跟刘邦一起约定出兵的韩信跟彭越却失信了,并没有出兵前来,于是项羽领兵反击,大破刘邦部将,在这种情况下,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条件,终于说动了韩信从齐地南下,自东向西夹击项羽,梁王彭越率领数万军队从梁地出发,与刘邦本部一同逼迫楚军后退,九江王英布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对楚地发动进攻,而且就在这个时候,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投向了刘邦,与英布会师,北上合击项羽,同时,得到补充的刘邦则率领30万本部大军向东挺进,就这样,五路大军约有六十万之众,形成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之势,项羽被迫率领数十万楚军退往垓下。
项羽军在垓下,不仅兵少,而且粮草不够,加之两军相持期间,刘邦让士兵在晚上高唱楚地的歌曲,项羽及楚军听到歌声后都十分想念家乡,也非常伤心,以为刘邦已经攻下了楚地,因此军心被瓦解。在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的绝境下,项羽率领八百骑兵连夜突围,灌婴率领五千精锐追击,项羽一路激战,到东城的一座山上时,仅剩28骑,及至逃到乌江边,一口气斩杀汉军数百人,项羽身受重伤,最终挥刀自刎,一世繁华,末路悲凉,四年的楚汉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在这五路军队中,除了刘邦本军外,其他四人,皆曾是项羽的部下,但他们却都背叛了项羽投奔了刘邦,最终导致了项羽的败亡!周殷在两军对峙时临时叛变,给了项羽很大的打击,这里不再多说,来看看其他三人,被称为“汉初三大名将”的英布、韩信跟彭越。
英布,刚开始时是项梁的部下,项梁战死后,成为项羽帐下的将领之一,因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封为九江王,但后来叛楚归汉,参与到围剿项羽的垓下之战,汉朝建立后封为淮南王,后来又起兵反汉,因为谋反罪被诛杀。
韩信,出身贫苦,但武艺高强,熟读兵书,参军后投奔项羽,经过夏侯婴的推荐被拜为治粟都尉,没有得到重用,转而投奔刘邦,被拜为大将军,为刘邦打下了一半的江山,王侯将相,一人全任,最后却被告发谋反,被吕后跟萧何合伙斩杀于长乐宫的钟室,被夷三族。
彭越,秦末时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成为项羽手下的一名重要将领,项羽为了解决他跟曹咎的矛盾,还费了不少心思,但后来彭越投奔了刘邦,拜魏相国,封建成侯,并且与韩信一样,受到刘邦加封允诺的诱惑,出兵夹击项羽,但最后,彭越被冠上谋反的罪名,被诛三族,废除封国。
英布、韩信以及彭越,为什么都会离开项羽投向刘邦呢?也许与项羽的性格、为人处事以及刘邦给予他们的好处有很大关系。他们在投奔刘邦后,个个封侯拜相,风光显赫,但可惜的是,结局无一善终。如果他们当初没有叛变项羽,在垓下一战没有出兵围剿,刘邦根本不可能打败项羽,他们的结局也许也会不一样,各位亲爱的读者,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