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辛弃疾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和他经历有关吗?

  辛弃疾是词中之龙,也是横刀立马的战士,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他的一生感慨,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就像贺知章醉后“井底眠”,李白“斗酒诗百篇”,苏轼夜饮醒复醉,却被童仆关在门外……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当属辛弃疾了,他曾醉后扶石“醉扶怪石看飞泉”,还曾推松“以手推松曰去”,甚至还对着青山,写下一首很自恋的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这首词名为《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全词如下: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这是辛弃疾闲居江西信州铅山瓢泉别墅时所写的,当时他已赋闲在家四年了。

  对于一个胸怀抱负之人来说,“闲”是对他们最大的折磨。

  所以他借酒消愁,并模仿陶渊明的《停云》写下了这首词,以抒发心中的寂寞和苦闷之情。

  词的上半阙主要描写他对着青山发出的种种感慨。

  开头三句写的是他对自己年老体衰以及知交零落的伤感。

  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从前一同游玩的好友早已流落四方,无法再见了,真是令人伤感。

  辛弃疾的词中经常用典,这首也不例外。

  首句便是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一直致力于恢复和推广周礼,这两句表明了他对现实的失望。

  而辛弃疾引用这句话,也是为了抒发自己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

  他一直致力于恢复南宋江山,可是59岁的他却一事无成,怎能不伤感呢?

  接下来的四句更是加深了他那种无人理解,壮志难酬的寂寞之感。

  这么多年,增添的也不过是几许白发罢了,功名未就,慢慢地也就看淡了一切,仿佛这世间已经没有什么能令他欢喜的了。

  “白发”一句又是引用李白的“白发三千丈”,两人都是潇洒豪迈之人,所以辛弃疾引李白的诗,丝毫没有违和感,反添了几许浪漫豪放。

  紧跟着的四句当是他这首词中最自恋之处了。

  他看着青山,是那样的妩媚多姿,猜想青山看到他应该也是这样想的吧。

  无论是情怀还是外貌,都是那样的相似。

  都说融情于景,而辛弃疾这里更绝,直接将自己融进去了,这应该算是寄情山水的最高境界了,就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和孟浩然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传说“秦淮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原名杨爱,就是读了辛弃疾的这两句词才更名为“如是”。

  接着的下半阙依然是连用典故,抒发的是一种狂傲潇洒之情。

  先是引用陶渊明的典故。

  坐在窗前,把酒临风,吟诗作赋,想来当年陶渊明作《停云》诗时大概也是这样吧。

  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深受后世无数文人的推崇。

  这里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表明了自己清高脱俗的高尚节操。

  接着的四句是对南宋统治者的讽刺。

  江南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又怎能真的体会到饮酒的乐趣呢?

  酒酣耳热时,回头长啸,仿佛云气翻飞,狂风骤起。

  南宋偏安一隅历来为人所诟病,就像林升说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统治者醉生梦死,不思进取,让无数意欲恢复大宋江山的仁人志士失望到了极致。

  辛弃疾便是如此,他痛恨统治者的不作为,却又无可奈何,因为像他那样胸怀抱负的有志之士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宁愿苟且偷安,所以他最后才会发出无人理解的感慨。

  他不遗憾无法见到那些狂放的古人,只遗憾前人看不到他的狂。能理解他的,大概也只有两三人了。

  这应该算是史上最狂的诗了,李白也能狂妄,“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但他还是以古人自比,而辛弃疾言外之意则是说他比古人都狂。

  这样的自信狂放,令人不服都不行。

  这首词几乎句句用典,将毫不相关的各种典故融于词中,浑然一体,足见辛弃疾遣词造句的功力之深。

  后来辛弃疾宴请宾客时经常命歌姬吟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和“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这是他最喜欢的两句,也是全词最经典的两句。辛弃疾的生平让人看到一个爱国诗人词人该有的风骨,也让人感到惋惜和无奈,不禁叹一句,苦命的老辛啊!但他的也精神值得我们崇敬学习!不畏艰难,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