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以植木为塞作为边防,这条防线作用到底有多大
还不知道:北宋边防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在公元936年,为了换取契丹对自己反后唐而自立行动的支持,除自称“儿皇帝”之外,还把相当于今天北京、天津全部,以及山西和河北北部地区的幽州、顺州、檀州、蓟州等“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在那之后使地处中原的北宋失去了北部燕山屏障长达160多年,时刻处于辽朝的威胁之下。
不过好在在燕山山脉之南的150——200公里处,是今天河北的阜平、满城、容城、霸州到天津市区一线,这里密布着的巨马河、易水、潞水、滹沱河、黄河等大大河流以及沟渠、河泊、陂泽还可以构起一条差强人意的防线。为何要这么说呢?因为“塘虽有限敌之名,而无御寇之实”,河泊水少的时候,敌人可以徒步涉水,而到了冬季水面结冰后也与平地无异,因此单单靠河流、湖泊、坑塘来当作抵御敌人的防线,就有些太单薄了。
于是就有人提议要“植木为塞”,意思就是除了以河流、湖泊抵御敌人之外,还要在边界上密植榆、柳、桑、枣,形成树木“城塞”用来辅助防御。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七月,赵忠政建议在边界栽植榆柳桑枣,并且延伸东接海,西至西山,形成严密防御网。
其实在此之前,北宋国内已经对植树巩固防线的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和较大动作。比如在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一月,曾下令河北缘边官道两旁及时种植榆柳。七年(1014年)六月,下诏奖励河北缘边安抚司于沿边军城种柳莳麻,以备边用。九年(1016年)九月,真宗对辅臣们出示《北面榆柳图》,提到种植数目已超过三百万株,可以代替“鹿角”用来防守。同时雄州李允则下令安抚司在辖境内所有的空地上全部种上榆树,久而久之榆树充满塞下,一方面可以阻隔敌骑,另一方面提供建筑房屋材料。定州北境则是“榆柳植者以亿计”。种植的树木已经“中通一径,仅能容一骑”,随着树木生长,这些树木“日益繁茂,合抱之木交络翳塞”,从而形成茂密的森林地带,以拒契丹骑兵。
宋辽两国边界从保州以西至西山山麓这一段因为地势较高,没有湖泊、池塘阻碍,最容易被敌人的骑兵冲破。仁宗皇祐四年(1049年)十月,下令在该处广植林木,用来遏阻契丹兵马南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十一月,大臣们议论河朔地平,又特别指出从保州以西至满城(河北保定满城县)二百里之间,无险可恃,请求植榆为塞,他日倚为阻固。朝廷专门派员考察后,就展开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除了在边境上植木为塞之外,在重要军事要地城墙四周也遍植树木,一者以为防卫,二者储备用材。
现在城市边上田地里密植的树木
但是,“植木为塞”之策虽然有限制敌军行动的一面,但这个计策负面影响也是不小。首先就是可以提供契丹入侵时的隐蔽环境,并且还能给其提供加工攻城器具的材料。在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十月,契丹大军攻打的时候就地取材,“昼夜攻城,击鼓伐木之声闻于四面,大设攻具”。二是会让契丹怀疑宋人在加强武备,致使宋辽关系紧张。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九月,因知雄州李中祐补种城下柳树,契丹边吏以为宋人欲生事,率领骑兵前来盗伐,引起宋廷向契丹抗议。三是契丹百姓越界盗伐林木,造成彼此之间冲突。四是会成为亡命之徒藏身之处,形成治安问题。比如当时保州等处所栽植榆柳,藏匿的一些亡命军士有时候会袭击驻守士兵。
发生在宋、辽边境线上的某次战争
因此从总的情况来看,北宋对于契丹采取的“植木为塞”防御措施可谓是利弊参半,虽然有限敌的优点,但相对也提供契丹入侵良好掩蔽环境和制造材料来源;同时或使契丹怀疑宋人企图,或使双方百姓越界盗伐林木,容易导致两国关系紧张及冲突;并且成为本身亡命军士藏匿之处,造成地方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