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曹操在后期连续大败的原因是什么?

  曹操在后期连续大败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胜率=实力*难度悉数*运气。

  早年的曹操,灭袁术、除吕布、破袁绍、定刘表,威名远扬。

  可是,自平定马超后,曹操的军事表现确实出现了严重下滑。

  其中原因,主要在曹军实力出现下滑、作战难度悉数大幅提高、运气一般般。

  曹军表现的滑坡赤壁之战后,曹操的战绩就开始出现下滑。

  对孙权:四越巢湖而不克。对刘备:先是汉中大败,后又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打得差点迁都。

  即使是打张鲁,曹军也十分吃力,险些无功而返。

  为何曹军在这段时间表现出现下滑呢?

  胜率=实力*难度悉数*运气。

  我们从实力、难度悉数、运气三个层面作一个分析,答案就很清晰了。

  实力:青黄不接210年-220年,曹军战斗力进入青黄不接的阶段。

  汉末时期,各军阀实行的主要是世兵制。(征兵制、募兵制、少数民族从军等制度并行,但主要以世兵制为主)。

  曹军手下的精锐:诸夏侯曹的丹阳兵、于禁的泰山兵、张辽的并州兵、徐晃的白波兵、张郃的河北兵,都是世兵。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世兵制的好处是明显的。部曲将领的家属为人质,杜绝了土豪、将领拥兵自重;同时,职业兵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

  可是,世兵制的劣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当一代人老去,新一代尚未成熟时,会出现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

  即使到了253年,诸葛恪依然通过魏军世兵的平均年龄来推断魏军战斗力,可见,世兵的平均年龄,在很长时间内决定了军队的总体战斗力。

  曹操的骨干力量,无论是190年招募的丹阳兵,还是200年“入伙”的张郃河北精锐,其成军时间都是在190年左右。

  汉代正卒年龄23岁。以此推算,200年官渡之战时,他们平均年龄30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当打之年。

  随后,随着时间推移,年龄渐大。虽然曹军仍然会补充新兵,但这些新兵的战斗力是否如老兵一般,就不必多言了。

  到208年时,这些人已经40多岁,到汉中之战时,这些人已50岁了。

  关羽攻襄樊时,徐晃以所部多新兵,谨慎不敢战,要等凑齐足够优势才敢出战,正说明曹军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

  难度系数变化1、战场环境复杂。

  曹操后期,与吴蜀交兵,或在水网纵横之地,或在崇山峻岭之所。

  对于以北方人为主的曹军来说,在这种环境中作战,自然十分吃力了。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汉代以前,造船技术、山地战战术都不成熟。

  因此,在平定长江流域和西川地区的作战中,曹操面临的难度比秦王、刘邦、刘秀们要大得多。

  可以说,曹操几乎是第一个面临“蜀道难+长江天险”这种历史性难题的人物。

  2、对手变强。

  就实力而言,吴蜀对曹操的威胁,远不及当年的袁绍。

  可是,无论是诸葛亮、法正辅佐下的刘备集团,还是鲁肃、吕蒙扶持下的孙权集团,其政治、军事素质都比二袁高得多。

  运气不得不承认:没有运气,啥都是瞎忙。

  曹操之前的争战,可谓“时来天地皆同力”。

  袁绍、刘表“及时”死去,而他们的犬子又不争气,这无疑加速了曹操的胜利进程,放大了曹操的神武。

  相比之下,曹操后期的运气就比较烂了。

  汉中之战,本来打得不错。关键时刻,夏侯渊稀里糊涂阵亡。(曹仁、张辽,甚至曹操本人都亲冒矢石,出生入死没事。夏侯渊偏偏就扑街)

  襄樊大战,于禁、庞德本来打得也还可以。关键时刻,山洪暴发,水淹七军·

  可以说,后期的曹操,虽不能说是“运去英雄不自由”,但运气也确实不佳。

  实力下降、难度增加、运气不再那么好,后期的曹操接连受挫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