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荀彧和曹操的小船为何说翻就翻,曹操为什么要赐死荀彧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荀彧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荀彧作为曹操手下的得力谋士,荀彧最后为什么会被曹操赐死?荀彧和曹操的关系不是很好吗?两人的小船为何说翻就翻?

  伴君如伴虎,君臣关系再好,在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所谓的交情也就成了牺牲品。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曹操和荀彧就是一个例子。

  三国时期,曹操一度雄踞北方。由于赤壁之战当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在他们当中,曹操的谋臣武将可谓实力最强,武有许褚,张辽、夏侯渊等等,文有郭嘉、贾诩等,其中有这样一位谋士颇具谈资,可以说,他是曹操手下最牛的谋士,然而最终却被曹操亲手逼死,而他的儿子帮助司马家谋取了曹操的江山,这个人就是荀彧。

  01王佐之才

  纵观曹操手下的谋士,其实大多数都是出身于颍川书院。像是郭嘉,戏志才等人其实都是出身与此,荀彧其实也并不例外,这些人其实之间的关系都是多年的同窗。

  荀彧所在的家族其实也并非泛泛,其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颍川荀家也是当地知名的世家大族,所以荀彧能够读书识字,腹中有经纶,而这也为荀彧后来在曹操手下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荀彧在名声上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这与他的亲事有着很大的关系,其妻子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儿,因此他身后并未被宦官势力所针对。而荀彧也因为自己的才华,被南阳名士何颙称之为“王佐之才”。

  不过这位“王佐之才”的仕途之路其实并不一帆风顺。

  最早来说,荀彧其实想要进入东汉王朝当中为朝廷效力,但是在进入朝廷之后并未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守宫令,也就是帮助皇帝执掌笔墨的一个小官。但是随着董卓霍乱朝纲,荀彧已经意识到,即便是处于中枢机构当中其实也没有办法匡扶汉室,于是选择辞官回乡。

  纵观荀彧在东汉朝廷任职的这一段时间,他的官位并不算高。不过其实这已经相当于是其父亲能够所运作的极限,毕竟荀彧的父亲荀绲虽然是济南相,但是当时来看这一个官位就相当于是济南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虽然荀家在当地也算是望族,但是在对于中枢的影响力显然是不够的。

  从当时的政治环境来看,东汉朝廷的制度其实就是讲求的一个裙带政治。其中包括了举孝廉等一系列举措,并非后期我们所熟悉的科举制度。像是我们熟知的四世三公的袁家,其实也就是这一举措的受益者,毕竟当时来说举孝廉以及推荐官员的权利其实已经是相当于被世家大族所把控,寒门如果想要出头,只能是投靠在世家大族的门下。而像是荀彧所在的荀家,其地位不高不低,就容易陷入到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里面。

  02屡屡建功

  不过随着荀彧在历经艰难,终于投奔到曹老板麾下之后,这种汉朝以来举贤为亲的桎梏被冲破了,就连带着荀彧的官运似乎都变得好了起来。在得知荀彧来投奔自己之后,曹操称之为“吾之子房”。

  荀彧在曹操账下做的事情有许多,像是平定吕布,劝曹操奉天子以讨不臣,还有就是举荐了郭嘉戏志才等一系列谋士,为曹操搭建了自己的谋士班底等。由此我们其实不难看出,荀彧无论是军事,内政,或者是举荐方面其实都有着很强的能力,虽然在三国时代当中,单论各项荀彧可能与最顶级的谋士都有所不如,但是综合能力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同时,在荀彧为曹操效力期间,还帮助曹操解决掉了一件糟心事。当时来说,曹操的谋士大都出身于世家大族,这些人因为饱读诗书,因此较为懂礼节,知进退。在曹操面前也是毕恭毕敬的。

  不过武将们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小跟曹操玩到大的发小或者是有着亲戚关系,像是夏侯惇就是曹操的从弟,夏侯家与曹家的关系也一向亲密。而曹仁,曹休等人更是曹操的本家,但是这些武将大多数都是粗人,因为年轻时候没读过什么书,虽然打仗方面确实全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在礼节方面却差的很多。

  像是武将当中有点礼节的,还知道称呼曹操为主公,但是有的就是粗人一个,对曹操是直呼其名。更有甚者直接就叫曹操的小名阿瞒,这也就使得曹操的心里面很不是滋味。但是偏生这些武将又是出身于宗亲势力当中,帮曹操带兵打仗,四处征战可谓是劳苦功高,曹操也不忍心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大加处罚,因此此事情一直就处于一种被搁置的状态。

  荀彧的到来成功帮助曹操解决了这一尴尬的境地,其实曹操一直就想要说去改变自己宗亲武将的礼节问题,但是苦于无法下手。此时荀彧提出了制定礼法的请求,无疑是与曹操的心思相符合的,于是二人一拍即合,由曹操唱白脸,荀彧唱红脸。虽然也遭遇了一些挫折,但是最终成功将荀彧制定的这一套礼法成功推广了下去,自此以后曹操在开会的时候,再也没听见过其他人叫他的小名阿瞒。

  这次推行礼法其实远远不止于改掉了称谓这样的简单,其实也意味着曹操政治集团向正式化迈近了重要的一步。要知道对于一个新兴的政治集团而言,如果内部关系无法理顺,其实往往就会意味着矛盾的爆发,而荀彧推行礼法的行为,就将这一事态灭杀于萌芽状态,保证了曹魏政权的稳定。

  03被逼自杀

  不过就算荀彧为曹操立下了许多功劳,但是一旦涉及到思想上不统一的问题,曹老板可谓是毫不留情。荀彧虽然跟随在曹老板身边出谋划策,但是其骨子里面的思想却是忠君保皇那一套。也就是说,其实荀彧一直忠心的都是东汉朝廷,而非曹操。

  其实这一点其实与《三国演义》当中的关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反观曹操,其实最早来说曹操也曾经是一个忠君保皇的热血青年,这一点其实与演义当中被抹黑之后的曹操并不一样。不过人心都是会变,当曹操年岁大了以后,总该为自己的后代考虑一二。而纵观史书当中,其实权臣的家族到了最后大都是没什么好下场的。此时的曹操于是才彻底黑化,转而想要自立为王。

  不过之前与曹操琴瑟和鸣,帮助曹操建功立业的荀彧可就不愿意了。在荀彧看来,忠君这件事情是最重要的。而曹操这种想要自立门户的想法,在当时的荀彧看来显然是不能够被接受的。此时的荀彧面对曹操的举动,决心劝谏曹操。于是他选择直接向曹操谏言,但是此时的曹操决心称王,拒绝了荀彧的建议,并对这位肱股之臣起了杀心。

  根据《魏氏春秋》: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最终曹操还是选择对荀彧下手,逼死了自己的“张子房”。其实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是闹到了一个不能够去调和的境地当中了,因为荀彧所讲求的是“怀汉之恩”,所遵循的是忠君爱民的那一套。而曹操作为权臣,其实是希望将汉王朝取而代之的,这也就导致了荀彧最终的悲惨结局。毕竟跟自己的主公对着干很难说有一个好的结果。

  04谋夺江山

  曾经曹操的肱股之臣荀彧,就这样被曹操自己亲手逼死了。不过天道好轮回,最终荀彧的后代帮助司马家谋夺了曹家的江山,这位后代就是荀彧的第六个儿子荀顗。这位荀顗可不是一般人,是曹魏后期著名的才子。曾经指明了钟会研究《易经》当中的错误,与司马俊分辨仁孝问题,被传为佳话。

  权臣司马懿对于这位荀彧的后代可谓是青眼有加,多次对于他的才华大加赞赏。而此时荀顗其实也已经倒向了司马家,不再与曹魏的宗亲亲近。转而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与司马师多有来往。

  但是后来曹爽掌握了曹魏的权柄,对于朝中的官员多有打压,曹爽曾经想要加害太常傅嘏,多亏荀顗加以营救,才使得他免除了灾祸。不过随着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成功将曹爽除去,司马家的严冬也就随之过去,此时的荀顗也成为了司马家的重要盟友。

  当时在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废除曹芳之后,毋丘俭以及文钦不满,发动了叛乱。最终在荀顗的辅佐之下,司马家最终成功平定了叛乱。此时的司马家终于稳定住了国内的动乱,可以享受政变成功的胜利果实了。

  在论功行赏的过程当中,荀顗因为功绩被封为尚书。后来进位司空,封为乡爵。至此,荀彧的后代帮助司马家谋取了曹魏的江山,不由得让人感叹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纵观荀彧的一生,其实都在为曹魏而努力,而最终因为理念不合被曹操逼死。不过最终其儿子荀顗帮助是司马家谋求了天下,也算是告慰了荀彧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