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履冰:唐朝时期宰相,居官忠谏敢言,不畏权势
范履冰,字始凝,唐朝时期名臣、政治家、宰相,太子少保范千兴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进士及第,起家周王(李元方)户曹参军,后历任知县,知州。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武则天奉诏考试诸儒臣的理论择优选禁中。范履冰以优异的成绩被选入宫阙,皆为密使出入北宫门参与处理宰相权事,当时称谓“北门学士”,后历任门下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垂拱二年(686年),被任命为鸾台天官侍郎(副宰相),不久后,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与邢文伟同为掌朝宰相,居官忠谏敢言,不畏权势,时称良相。
永昌元年(689年)10月,酷吏来俊臣将范履冰逮捕下狱,天授元年(690年)5月,周兴诬范履冰曾举荐过的官员中,有对武则天忤逆罪者为罪名,武则天下令将其杀害,终年54岁。唐中宗李显复位后,追赠左仆射。20余年后,在宰相姚崇等人努力下于太极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下诏给予平反昭雪,推倒压在范履冰头上的举逆犯的罪名,撤消一切不实之词,恢复名誉,对其后代给予抚恤(经济赔偿),封范履冰的后代为世袭上柱国公(一品官的荣誉职务)。范履冰是北宋时期名臣范仲淹、范纯仁的先祖。
人物生平
范履冰,字始凝,邠州(今陕西彬县)人。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进士及第。历任知县,知州。唐武则天垂拱中,同鸾台凤阁平章事(宰相),始由陕西迁长安。
忠谏敢言,不畏权势。武后欲篡李唐之天下,心忧胜急。与魏元忠同时拜相,政见相亲,感情胜厚。私谓魏元忠曰:「唐室将哀,武后之党日盛,将行篡逆之也,天下危也」。魏元忠:「此待时而观之。且今睿宗,看似聪俊,其作为如何,当难知晓。俟其时而谏之。」范履冰曰:「上昏臣乱。恐时不待。」魏元忠曰:「武后之事篡逆未明,如武后逆天行事、李氏将不容也。吾等当善处之。」履冰曰:「仅如命。」
垂拱四年(688年),上书言:亲朋党,远小人,此国之福也。并倡导任用贤能,罢黜贪官,为富强兵之策。唐睿宗不纳。继之,武后任用私党日盛。逐改永昌元年,为载初元年。一年三次改元,再次上书谏阻,以坐举逆人故,坐罪下狱。武后逐徙李氏诸王,屠诛皇室宗戚,任用武氏宗党,为篡夺李氏王朝作权宜之备武后,排除异己。
载初二年(690年)五月,死难。九月,改唐为周,年号天授,范履冰之忠谏可知矣。
哀哉!一代栋梁之臣,无罪而蒙难,则武后为剪除不顺己者耳。正所谓天下之忠谏直士,献身以全名节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