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清朝也曾强大兴盛,为什么没有非常厉害的名将呢?

  你真的了解清朝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每个朝代都有名将,尤其是一些兴盛强悍的朝代,名将更多更出名。比如汉朝就出现了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唐朝也出现了李靖、薛仁贵这样的名将。可是同样曾经强大兴盛的清朝,似乎却没有什么名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界定,我们这里所说的名将,不包括开国时期的将领。因为任何一个朝代要建立,江山都是靠打下来的,不是和平谈判得来的。所以,历朝历代在开国的时候,肯定都有不少的名将彪炳史册。因此我们这里所讲的名将,主要是建国以后的名将。

  清朝建国以后,确实没有出现过很厉害的大将。稍微厉害点的,比如说年羹尧、岳钟琪、讷亲、鄂尔泰、傅恒等等。但事实上,这些人只能说是一个将领,要把他称为“名将”,显然是够不上标准的。

  清朝晚期的时候,军队战斗力更差,更加没有厉害的大将。唯一称得上是大将的,大概也就是左宗棠了。不过左宗棠是文官,不算是古代意义上的那种大将。

  那么,清朝为什么没有非常厉害的大将呢?

  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清朝缺乏产生大将的土壤。

  事实上,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他们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其边关的形势异常严峻。尤其是北边的边关,其中汉朝面临着匈奴的强力冲击,唐朝面临着突厥等少数民族的强力冲击。

  汉朝初年,汉高祖、吕后(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对匈奴都是忍气吞声,不敢正面和匈奴冲撞。直到汉武帝的时候,汉朝的国力变得强盛起来,才敢和匈奴打仗。但就算如此,打击匈奴依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汉朝通过不断训练,最终培养出了卫青、霍去病等等强悍的大将。

  可以说,卫青、霍去病这些大将都是在和匈奴作战的过程中给培养起来的。没有这样的实践,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大将。

  唐朝的情况和汉朝也是差不多的,边关的形势也是非常严峻的。在隋朝的时候,隋炀帝甚至因为反复不断地征讨高句丽,结果使得国内出现了大崩溃,隋朝也因此灭亡。从这里可以看出,隋唐时期北边的少数民族,确实也是非常强悍的。唐朝将领因此得到锻炼是必然的。

  宋朝就更不用说了,没有金国、蒙古的大军入侵,就没有岳飞、孟珙等名将。

  但是到了清朝时期,这种情况其实就不怎么存在了。为什么不存在了呢?因为事实上,当时南北之间的这种对抗,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清朝是作为边关少数民族打进中原来的。他们在打进中原来之前,已经实现了对边关地区的统一。他们首先是统一了女真各部落,接着又和蒙古搞好了关系,和蒙古连成一片。也就是说,整个北边地区,事实上已经是后金的势力范围。

  接着,清朝打进关来,打败了明朝、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以及南明政权,实现了整个南北的大统一。

  当清朝实现南北大统一以后,清朝面临的边关的威胁,也就不大了。

  当然了,也不能说清朝没有遇上边关问题。整个清朝期间,也遇到了西北地区的准噶尔叛乱、回民叛乱。以及西南地区的大小金川叛乱等等。不过这些叛乱,规模都不大,对清朝的影响很小。清朝几乎随便派几个将军去,就能够把他们平定。

  没有硬仗可打,因此清朝的将军们,就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要想成为名将,也就不可能了。

  当然了,除了这一点以外,清朝努力加强中央集权,对军队进行严格管控,不断削夺将领们的权利,让他无法做大做强,也是清朝没有出现厉害将领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岳钟琪,本来是一员猛将,在西北地区战功显赫。但是由于雍正对他极为防范,因此他打起仗来缩手缩脚。后来雍正还把他抓起来,关了两年。又不说他犯了什么大罪,等到大臣们商议判他“斩立决”的时候,雍正又推翻大臣们的意见,判定他“斩监侯”,把他放出来。雍正其实本身并没有想过杀岳钟琪,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磨砺岳钟琪,让岳钟琪不敢造反。可是这样一来,也把岳钟琪磨得没有一点脾气了,以至于在战场上,都不敢果敢地带兵打仗了。

  应该说,清朝前期和中期的这些将领们,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没有获得极好的实战经验,为后期埋下了苦果。后来西方列强入侵清朝的时候,清朝的将领们几乎没有一个能打的,而清朝的八旗军和绿营军,没有好的将领带着,其战斗力也极差。最终,清朝就这样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