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大侠们都仗剑走天涯?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推行枪支和刀具的管制。我国也不例外,目前除了枪支进行严格管控以外,对管制刀具的管理也非常严格,例如砍刀、劈刀等等都属于管制刀具。之所以对枪支和刀具进行严格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很多人以为在古代社会能够肆无忌惮的使用兵器,认真的说,大家被影视剧骗了,古代对兵器的管理相当严格。

  一、古代社会推行了严格的武器管理政策

  在小说《水浒传》中,经常出现梁山好汉携带武器出门的情况,例如杨志的朴刀、李逵的双板斧等等。在一些武侠影视剧中,众多的江湖人士都能够携带兵器任意行走。很多武侠爱好者非常崇拜古代的侠客,甚至有人上演了唐吉诃德式的闹剧。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能否携带武器上街呢?认真的说,在古代社会携带兵器出门,和在当代社会拿着管制枪支出门的性质差不多。连县城都出不了,就会被官军和衙役捕获。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武器还没有统一的管控办法。但在秦朝统一六国以后,秦法中规定了极为严格的武器管理条例。按照秦法规定:私藏、佩带武器者,腰斩。家属充军,邻居连坐。秦朝之后的几个王朝都沿用了这样的规定,所以说,如果携带兵器出门,刚出门就会被邻居们举报,影视剧中的场景并不现实。

  当然,关于民间是否应该拥有兵器的问题,朝中也有很大的争议。左思在《吴都赋》中说:“家有鹤膝,户有犀渠”,一贯如此,现在一朝禁之,岂无惊扰?”由此可见,左思认为民间可以拥有兵器。但大多数官员都建议对民间武器进行管控,而且逐步形成了常态。在隋唐时期,由于经常与周边的突厥、吐蕃等政权作战,中央政权允许边境上的百姓拥有武器,以便于协助官军作战。但内地的百姓,则仍进行严格的管理。很多武侠影视剧基本上都是从宋朝开始的,讲述从宋朝到清朝一系列的江湖恩怨。其实,宋朝对武器的管理非常严格。早在宋朝建立的初期,开国皇帝赵匡胤就下达了关于武器管理的法令:京都士人及百姓均不得私蓄兵器。这一命令成为了历代宋朝皇帝的金科律令,法令被逐步推广到了全国,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等君主屡屡颁布管控民间武器的法令。

  二、明清时期对武器的管理更加严格

  宋真宗在位时期,根据《宋史》的记载:广南民家毋得置博刀,犯者并锻人并以私有禁兵律论。也就是说,两广地区的百姓不准私藏武器。到了宋仁宗时期,《宋会要辑稿》记载:川陕路不得造着袴刀。民间最常见的朴刀,成为了朝廷管制的对象。在宋朝之前,寺庙和祠堂祭祀用的兵器都是真的,仅仅是没有开刃。为了加强对武器的管理,《宋会要辑稿·刑法》中记载:神社枪旗等严行铃辖,如有违犯,内头首取敕裁,及许陈告。从此之后,祭祀用的武器必须是仿制品,不准是真正的兵器。元朝统一天下以后,推行了更加严厉的管理政策,元朝律法规定:擅造军器者,禁之。诸神庙仪仗,止以土木彩纸代之,用真兵器者禁。造弹弓及执者,杖七十七,没其家财之半。诸民间有藏铁尺、铁骨朵,及含刀铁拄杖者,禁之。从这一系列的条文中,可以体会朝廷对武器的管控程度。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各路江湖人士根本不可能携带武器出门,否则就是自取灭亡。明清时期,基本上沿用了元朝对武器的管控制度。由于火器开始流行,除了管控传统的冷兵器,对火器的管控更为严格。明朝统治的中后期,由于农民起义频发,为了稳定国内局面,明朝对民间武器的管控达到了极度严格的程度。在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戴梓发明了一种28连发的火铳,类似于最初期的机枪。这触犯了清朝的大忌,最终,戴梓被发配盛京长达35年,过着“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踏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的生活。因此,在大街上或者在家里私藏武器,一旦被发现,肯定会收到严厉的处罚。在清朝统治时期,无论是天地会还是白莲教,都不可能带着武器上街,一般都是秘密活动。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根本不可能带着武器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