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清明上河图》惊现24具尸体:竟暗藏惊天杀局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全图824位人物,宽24.8厘米(24.8公分),长528.7厘米(528公分),绢本设色。800多年来,后人对它做了N多研究,却没人想过,这些人姓甚名谁?为什么出现在这幅画中?他们都有什么出身来历?当时在做什么?在画外又有什么样的命运?

  824个人物全都有名有姓

  一位四川作家围绕此图,花费五年时间构思,历时三年创作,为我们揭开一个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全图824位人物,每个人都有名有姓,佯装、埋伏在舟船车轿、酒肆楼阁中。看似太平盛世,其实杀机四伏。翻开本书,在小贩的叫卖声中,金、辽、西夏、高丽等国的间谍、刺客已经潜伏入画,824个人物逐一复活,只待客船穿过虹桥,就一起拉开北宋帝国覆灭的序幕。画面正中央,舟楫相连的汴河上,一艘看似普通的客船正要穿过虹桥,而由于来不及降下桅杆,船似乎就要撞上虹桥,船上手忙脚乱,岸边大呼小叫,一片混乱之中,贼影闪过,一阵烟雾袭来,待到烟雾散去,客船上竟出现了二十四具尸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全图“画眼”是读懂关键

  全画的最具戏剧性“画眼”,在河中那只客船,是画家张择端埋下的线索,从此着手,才可读懂全画真意。那只船正要穿过桥洞,却没有放下桅杆,眼看就要撞到,船上人才慌忙放倒桅杆。看似一时疏忽,实则有意为之。正由于这一危机,将桥头、两岸数百人目光全都聚集到一处。船上正一片忙乱地降桅杆,岸边也一片大呼小叫,岸上、桥上、所有的人都朝那艘船涌去,汴河两岸,左岸开食店的章七郎,开客店的房敬、力夫刘石头,右岸温家茶食店里端菜的使女雷珠娘,守船的鲁膀子,看茶棚的严老儿,似乎都被同一根绳子牵着,绳子一收,他们就都朝虹桥中央跑去。像是要奔赴一个等待已久的大事情。

  隐藏在图中的神秘人物

  虹桥上一个中年胖子望着河中高声叫唤,他是开封府左军巡使顾震手下文吏万福,他并不知道这只看似普通的客船,将关系到大宋的生死存亡。他也将跟随顾震一同卷进一场幽深险恶的巨案之中。一个灰衣中年男子正骑着驴上桥,他是京城鱼行的主管,名叫蒋卫,人称“蒋鱼头”。他四处张望,急急寻找着一个人,这个人引发了汴京经济危机。桥南头一个挑着担子的后生,名叫牛小五,正要进城去卖乳酪和鱼,却不知道有人将一件东西藏在了他的箩筐中,这小小的物件将倾动大宋的江山。

  此时的北宋帝国,早已阴云密布,金国、辽国虎视眈眈,方腊又在南方造反,臣服多年的高丽国蠢蠢欲动,各方势力剑拔弩张,大军在各地集结,细作、密探、杀手早已埋伏在汴京城内各处,化名魏迁的大辽间谍已经在茶馆里埋伏了两年,扮作商人的西夏间谍李胜正在另一只客船上焦急等侯消息,而高丽密使则混在人群中谋划一场阴谋。此时此刻,所有的人都已经明白,一旦虹桥下方的大事发生,就是北宋帝国灭亡的大幕开启……

  《清明上河图》因金国的入侵,汴河上下大火三日不熄,北宋的繁华一夕扫尽。然而,没过多久,图中824个人物已生死两隔,他们有的在当日即烟消云散,有的死于后来的战火,还有的活了下来,却也身不由己被卷入汹涌的历史波涛中。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日前,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

  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

  《清明上河图》在金代就已经“争相收藏”,所以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的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因为元代统治者的书画鉴赏能力弱于宋、金,这幅画只是放在秘书监内。后来一位装裱师傅用临摹本替换出真迹,将《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

  又经两人转手,落入客居北京的江西人杨准手中。杨准得画后借故还乡,重新装裱此画,并且在画后续写跋文,记载了得画的经过。由此,元代宫廷里的那位装裱师傅,至少是早期山寨版的作者之一。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有近两百年的时间在民间收藏,人们对这幅名作有所耳闻又难得一见,所以揣测摹仿的就更多了起来。

  在雍正年间,和硕宝亲王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曾经得到过与《清明上河图》原作接近的仿品。弘历虽然写诗的水平不高,但在文物鉴赏方面造诣颇深。他觉得那幅画虽然很大气,但前后衔接并不太顺畅,而且细部动态上也有些美中不足。于是决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图》。

  他组织了五位画家,对画作进行了临摹创新。新的《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晰,色彩艳丽,画面结构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态与原作相近,推测画家们事先是见过与原作相近的摹本的。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称为“清院本”。

  清院本的篇幅比真本长出了近一半,人物也更多,街道也更复杂。而且由于绘制时间离现在比较近,所以色彩也比较艳丽,看着很舒服。可是,就在新的《清明上河图》绘制完成几十年后,嘉庆皇帝通过抄家获得了张择端珍本的《清明上河图》,嘉庆请来太上皇乾隆,爷儿俩一看就明白了,这才是真货。

  不过碍于面子,两人谁也不再提临摹本《清明上河图》的事,好在他们正在给宫廷保存历代书画编辑目录,取名《石渠宝笈》,于是就在张择端真迹画卷的开头盖上“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两个印章,算是给了真迹一个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宫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图》又称为“石渠宝笈三编本”,被专家们认定为张择端原作。

  图中所画是春天还是秋天?

  从《清明上河图》卷首开始,画面中的树木枝叶稀疏,画中的人穿长袖衣服为主,只有少数劳动者、赶路的人穿短袖,或是把衣服缠在腰间。那么张择端画的到底是初春还是晚秋呢?对这个问题有三种意见。

  南宋孟元老写了一本《东京梦华录》,回忆徽宗年间汴京的繁华景象。研究者多用《东京梦华录》与《清明上河图》相对照来寻找答案。多数研究者认为是与清明相联系的初春。其理由一是与清明节联系;二是说进城的轿子上插的有花,与《东京梦华录》中关于清明郊外归来“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的记载相符;三是有卖祭品的“王家纸马”店;四是一部分树木萧条为早春之态。

  现在还有一部分研究者主张画中所描绘为秋景。理由一是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因为当时汴京城是以烧煤为主,临近冬天才准备烤火用的木炭。《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炉会也”;二是画面上酒肆多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载:“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市人争饮”;三是画面中气候还很炎热,街上有卖西瓜的。

  还有是画里面拿扇子的人多,宋朝时候的人,春夏秋冬都带扇子。这扇子不是扇风的,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见着熟人了,拿扇子遮一下脸,表明我还有事,您别打招呼。这叫“便面”。但是扇子确实也不能说明它就是秋天。

  第三种看法认为画中既有春景也有秋景,是因为张择端创作的时间历经前后数年,开始画的是春天,画着画着就画到秋天去了。对这个问题要解释一下:根据气象资料,张择端创作此画的北宋末年,刚好赶上了一个气候的暖冷波动。自隋代至北宋,有一个四百余年的温暖期,当时浙江一带尚有甘蔗种植,开封也常常一冬无雪。而至北宋末年,气候又由暖转冷。所以张择端作品中的冷暖矛盾,恰恰佐证了这一段的气候变化。

  宋徽宗题名《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意思?

  这个谜首先涉及“清明”是什么意思。宋徽宗的题名来自《后汉书·班彪传》,“清明之世”指东汉光武帝年间。当时经过西汉末年的衰落和绿林、赤眉的战乱后,社会逐渐安定,生产恢复,各方面生机勃勃。所以宋徽宗把自己治下的汴京比作光武中兴、太平盛世,那是在自我表扬。当然,就景物描写的清明时节而言,也有一语双关的效果。

  “上河”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上”是方位词。当时开封城市人口近百万,一百多万斤的口粮就靠汴河、蔡河进行漕运,把粮食从苏州等主产区运过来。所以说“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条河对于汴京的社会生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地图上汴河居北,处上位,故称上河。所以这幅画是描绘清明盛世中上河一段的景色,与上坟扫墓没有直接关系。

  现存的张择端原作是否完整?

  画卷后明代李东阳的跋文中提到:“图高不满尺,长二丈有奇”,还说卷首有徽宗的题字及双龙小印。现在前段已失。于是又有许多专家据此推测《清明上河图》后面还有一段,一直画到皇城以内的金明池。因为明代以来许多仿品确实一直画到金明池。那么,现存的画幅完整吗?

  我认为这幅画是完整的。其一,“长二丈有奇”是指整个卷轴。前面已失的徽宗题字部分加卷后跋文,是符合这一尺寸的。其二,卷后跋文中,多有对画面内容的描述,但无一处提到金明池等宫中景色。其三就是从画面结构上进行分析。如果把画作分成三等分,就会发现它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中线,都有一个中心故事情节。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驴子受惊”,第二部分是“两船碰头”,第三部分是“行人被撞”。

  三部分完成后,画面进入了六品以上官员才有的“乌头门”住宅区,想来一是深宅大院,人员不多,二来也容易涉及官员隐私,所以用树枝自上而下地画满,形成分界。画作展示出明显的节奏,有始有终而又意犹未尽。我认为这幅画是完整的。特别是画卷后面元代杨准的跋文,介绍画面的内容及附后的前代跋文、小诗和我们现在所见是一致的。况且杨准跋文中还一再强调这幅画并没有损毁缺失。

  这幅画画的是汴京城的哪一段?

  对于这个问题,喜欢较真的日本专家还真的拿当年的开封地图核对过,说是找不到画上的这一段。还有的研究者绘出平面图,把它接到汴京外城的东南角,这样又无端地为汴京城开了一个“东便门”。我认为作者是选取了开封东南的几个观察点,把几个片段剪辑在一起,然后给予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