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初期,蜀军能连战连捷靠的是什么?
夷陵之战是发生于三国时期的一场战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在整体实力上,明显领先于蜀汉和东吴。彼时,曹魏所处的北方中原地区,人口密集,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也比较领先。在曹魏之后,蜀汉和东吴,本来是旗鼓相当的。但是,公元219年到公元220年,东吴偷袭荆州,也即从蜀汉手中夺走了荆州之地,而这,无疑改变了蜀汉和东吴之间的实力平衡。换而言之,此消彼长之后,东吴因为占据荆州、扬州、交州等地,所以在整体实力明显力压只有益州这一州之地的蜀汉。那么,问题来了,蜀汉的国力不如东吴,为何在刘备伐吴初期,蜀军连战连捷?也即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反而在初期占据上风。
一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就夷陵之战来说,是指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此战,刘备大军共有5万人左右。与此相对应的是,孙权派给陆逊等人的兵马,也在5万人左右。也即从兵力上来看,蜀汉和东吴是旗鼓相当的。不过,在夷陵之战初期,蜀汉大军连战连捷,一直攻打到了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也即深入到东吴境内了。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在士气上,刘备一方可谓是哀兵必胜。众所周知,就夷陵之战的起因,是东吴背信弃义,偷袭荆州,斩杀关羽。
二
同时,除了关羽,就杀害张飞的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误写作范疆),也投奔了孙权。因此,在夷陵之战初期,刘备一方可谓众志成城,以此在士气上占据上风。面对士气占据上风的蜀汉大军,东吴大将陆逊上任后,通过对双方兵力、士气以及地形诸条件的仔细分析,决定采取了主动避让的策略,也即陆逊心说服了吴军诸将放弃立即决战的要求。果断地实施战略退却。由此,在笔者看来,在夷陵之战初期,刘备大军之所以能够连战连捷,也和东吴一方的退让存在直接的关系。
三
另一方面,在夷陵之战中,蜀汉大军是从长江上游,进攻中下游的东吴,也即刘备大军时顺流直下的。与此相对应的是,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吴国,想要直面蜀汉大军,自然需要逆流而上。因此,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也是蜀汉大军能够在夷陵之战初期占据上风的重要原因。另外,在夷陵之战的过程中,不管是东吴,还是蜀汉,都需要防备曹魏的进攻。不过,蜀汉的防御压力,主要是在汉中地区。而且,魏延镇守的汉中,因为地形上的易守难攻,所以只需要投入较少的兵力,就能拒敌于门外了。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的防御压力,则要远远大于蜀汉。
四
最后,就东吴来说,不仅需要在荆州地区防御曹魏的进攻,还需要加强江淮地区的防御,也即东吴和曹魏的接壤区域,远远大于蜀汉。因此,尽管东吴的国力在蜀汉之上,但是,因为需要防御强大的曹魏,东吴在夷陵之战中没有办法投入更多的兵力。此外,在夷陵之战的过程中,东吴还需要稳定荆州地区。众所周知,在吕蒙偷袭荆州之前,关羽长期镇守荆州地区,促使蜀汉在该地区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力。等到夷陵之战爆发时,东吴还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来安抚荆州地区的将士。而这,也是东吴在夷陵之战初期处在下风的原因之一。综上,尽管蜀汉的国力不如东吴,但是,在刘备伐吴初期,刘备一方依然连战连捷,以此攻打到东吴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