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靠一张嘴能胜过千军万马的说客都是哪些人?
从古至今都有靠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游走于各个国家中的人,古时称之为“说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说客,在古代是一个非常特殊职业,他们一般不是向帝王推销自己的学识才华,获得其他人不敢相信的荣华富贵,就是劝说位高权重者接受某种“损人利己”的主张。这种只靠两瓣薄唇却能获利不菲的职业,自然吸引着无数想“不劳而获”的人。但想当一个好的说客可是非常难的,不仅需要巧舌如簧、舌头功夫要好,还需要掌握天下大势,奔走列国,向那些君王们陈说厉害,诱之以利,才能达成自己不为人知的意图。春秋战国时期,秩序崩坏,交战频繁,说客们或心怀天下,意图铸剑为犁,或熙攘为利,博个一官半职,在他们之中都有哪些名动天下的顶级说客呢?
一、孔门十哲,利口巧辞
子贡名为端木赐,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与子路一文一武,犹如孔子的左右手,还被列为孔门十哲之一。子贡善经商,是孔门中的首富,孔子周游列国,全靠子贡接济,他还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被后世尊奉为“财神爷”。甚至在司马迁所做《史记》中对子贡多有褒奖,“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但让子贡能名列孔门十哲的并不是因为他经商有道,而是其在“言语”方面的优异表现,甚至连孔子都有时候自叹不如。子贡善长言辞,雄辩滔滔,在众多师兄弟中,他与夫子的问答是最多的,使得孔子器重他仅仅次于颜回,在一次游玩问志时,子贡就表示想要“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兄弟。”鲁哀公时,“周礼尽在鲁矣”的鲁国日渐衰微,吴国想要逐鹿中原,无理向鲁国征百牢,子贡据理力争,说的吴国人哑口无言;在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吴国召开会盟,“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公不欲,使子贡”,其中吴国将卫侯扣留,还是子贡说服吴国太宰,将卫侯释放。
子贡数次凭借其两瓣薄唇周旋列国之间,让弱鲁尚存,但他的成名之说还在于游说了齐国的田常。那时候齐国虽强,但只是外强中干,齐国国政由大臣把持,其中一人便是田常。为了笼络国人,转移国内晏、鲍、高、国四大家族的注意力,于是田常打算攻打鲁国,他倒是想得挺美:胜了必定大增自己在国内的威望,败了损失的也不是自己的军队。孔子知道后很担忧,对弟子们说:“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
子路、子张、子石等弟子请行,为夫子分忧,孔子都没有答应,而子贡的请行却得到了孔子的准许,因为孔子知道,只有子贡的口才才能保存鲁国。子贡到齐,果然说服田常,使之放弃伐鲁而攻吴。之后子贡又先后来到了吴、越、晋国,说服吴国救鲁伐齐,劝说晋国小心战胜齐国后的吴国,说动越国军队随吴伐齐。后来吴国大败齐军,反手被晋国打败,而越王则趁吴军在北方大败,从背后捅了吴国一刀,不仅一雪前耻,还得以北上争霸。“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二、熙攘为利,蝇营为名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相比心存保鲁的子贡,张仪要“无耻”不少。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在解决完内忧后,秦君嬴驷求贤若渴,而张仪的到来让外交薄弱的秦国终于补上了最后一块钢板。在经过商鞅改革后的秦国已经不再是山东诸国鄙夷的“蛮夷”,而是绝无胜算可能的“虎狼”,在公孙衍的鼓吹下,赵、魏、韩、楚、燕逐渐亲近,组成连横,这让嬴驷感到惊恐,于是他命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夺取魏城蒲阳,而张仪则劝说嬴驷将蒲阳返还给魏国,还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乘机劝说魏王与秦国交好,于是魏王把上郡十五县和少梁献给了秦国,嬴驷大喜,任命张仪为相。
张仪虽然是逐利之人,但对秦惠文王可谓是忠心耿耿,张仪被秦罢相后,来到魏国为相,但他不断挑起魏国与秦国的争端,目的在于让魏与秦开战,魏已不复霸业,被秦国数次打败,只得用土地来换取短暂的和平。除了对老家魏国痛下狠手,张仪胆大到连楚王都敢欺骗,为了断绝齐楚盟约,张仪骗楚怀王说:“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的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楚怀王很满意,不仅高高兴兴把张仪送回秦国,还坚决和齐国断绝关系,哪成想回到秦国后,张仪翻脸不认人,只说自己有六里封地献给楚王。
楚怀王那个气啊,不仅没得到土地,还和齐国交恶,于是楚怀王发兵攻秦,反被秦、齐联军打败,损失丹阳、汉中之地,楚怀王咽不下这口气,又发兵攻打秦国,“发兵而袭秦,至蓝田,大战,楚大败,于是楚割两城以与秦平”。为了弱六国连横而强秦,张仪先后出使六国,游说六国君王背离合纵而与秦国结盟亲善,但可惜的是,在张仪完成游说,还没回到秦国,秦惠文王就去世了,继位的秦武王不喜张仪,六国国君又背弃连横转为合纵,若不是秦惠文王早一步去世,秦武王不能重用张仪,很可能秦国会因为张仪的游说而早一步统一天下吧。
三、宝刀未老,说退秦师
春秋时期的郑国因为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当年晋文公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认为“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二是在晋楚争霸时,郑国在城濮之战中出兵帮助楚国,但没想到楚国被晋国打败,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尽管郑国及时“认怂”,“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还是没能感化晋文公和他的三军,鲁僖公三十年(前630),“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正在郑伯无可奈何时,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一个无名小卒:烛之武。烛之武虽然只是郑国一个小小的养马官,且年事已高,但为了家乡的生死存亡,烛之武只身面见秦穆公,这份勇气着实难能可贵。烛之武知道秦穆公伐郑不过为“利”,既可以延续秦晋之好,还能得到一块不小的土地,那么说服秦穆公撤军,也要考虑“利”字。烛之武虽孤身入秦,但他却像一个手握千军万马的将军,不仅没有丝毫的恐惧,反而用“五论”说服了秦穆公。
首先烛之武非常大方承认了郑国已经沦为一个惧怕秦、晋的弱国,“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但你秦国灭亡郑国不会有任何好处,因为靠近郑国的是晋国而不是秦国,“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既然如此,为什么秦国不让郑国苟活下来,这样还能给秦国牟取福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接着烛之武说起一件秦晋之间的糗事,“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让秦穆公对晋国生疑;何况晋国是大国,晋文公又是有雄才大略的明君,“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秦穆公被说服了,不仅没有遵守和晋国的约定,还派遣军队保卫郑国,晋文公见状也不再攻打郑国,虽为乡里小人,但烛之武凭借其满腔热血与利口巧辞,最终使得弱郑存活,担得起“英雄”二字。
要想成为一个顶级说客可不容易,需要的不仅是雄辩的口才,还有对天下局势的掌握,子贡看似利口巧辞,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实际上是借助这些君王的野心,最终使势相破;张仪名为“逐利之徒”,但他把各路诸侯的尔虞我诈看得清清楚楚,这天下需要的是一强,纵使各国联合想要攻秦,在他看来不过是过家家而已,而他则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烛之武不过一养马小吏,但他有着敢于只身入虎狼的勇气,明白秦、晋攻郑的意图——土地,他利用秦穆公不愿“阙秦以利晋”的心态,使这次气势汹汹的围攻不攻自破,此三人真大丈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