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朱瞻基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说朱瞻基差点毁了明朝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朱瞻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提到明朝皇帝,相信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是许多人心中最英明神武的两个,至于其他皇帝,则没有那么大的伟业和贡献。其实,朱棣去世后没多久,明朝就在仁宗、宣宗父子的治理下迎来了“仁宣之治”。不过,因为仁宗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十个月,所以这一治世的主要功劳要算在宣宗朱瞻基的身上。
朱瞻基从小就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治国认真,在各领域都有着一定的成就,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之一。然而,这位一生功绩非凡的皇帝,却也有着自己的缺点,甚至,他的一个决定还为日后明朝国力衰微、政治腐朽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那么,被人们说成是功绩不输太祖、成祖的朱瞻基到底有多厉害,他又为什么会被指责说差点毁了明朝,需要对明的衰亡负一定责任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燕王世子朱高炽与嫡妻张氏生下了长子朱瞻基,而根据《明史》记载,就在朱瞻基出生的前一晚,朱棣正好梦见了父亲赐给自己一个象征权力的大圭,并嘱咐道:“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梦醒之后,朱棣听说自己的孙子出生,顿时感到二者之间或许有所联系,于是赶去探视。结果,朱瞻基虽然刚刚出生,却神色不凡,朱棣大喜赞道:“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原本,朱棣对性格安静、体型肥胖的世子朱高炽有许多不满,认为他不像自己一样英武。但在朱瞻基出生后,朱棣对世子的态度有着很大程度的好转,甚至很多人认为朱棣之所以后来让朱高炽继位,就是为了皇位能够传给朱瞻基。
总之,出生起就十分不一般的朱瞻基从小和父亲一样热爱读书,学习非常勤奋。与此同时,朱棣也带着这个小孙子体察民间疾苦、一同御驾亲征,锻炼他的综合能力。一天,朱棣还指着瞻基对朱高炽说道:“此他日太平天子也”,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永乐九年(1411),十三岁的朱瞻基被朱棣亲自封为皇太孙,这是在彰显朱瞻基钦定皇位继承人的身份。后来,朱棣、朱高炽的相继去世让朱瞻基被命运提前推到了历史舞台上。继位之后,朱瞻基首先对早在永乐朝就颇有贤名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大臣加以重用,让他们在内阁为国家出谋划策。
另外,当时的蹇义、夏原吉等大臣也是十分优秀,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臣为朱瞻基在人才选拔、军旅后勤、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这才有了“仁宣之治”的局面。
作为一个勇于创新的君主,朱瞻基将内阁的权力扩大,从而更好地让贤臣行使行政、审议的权力,拥有更高的自主权。而且,为了让百官得到更好的休息,朱瞻基还在每年年初设置了“旬休”,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年假”,让官员们养精蓄锐,开始新一年的工作。总体而言,朱瞻基治国是恩威并施的,他体恤臣工,但对待贪污腐败十分严肃,整顿的力度非常之大。
对于百姓,朱瞻基打心底里关爱,他甚至曾经在外出视察时亲自尝试了犁地,并感叹农民的不易。平日里,他关心农业生产和农民的日常生活,非常注重对受灾百姓的安抚和徭役的征收力度。
在军事上,朱瞻基一面打击部队内的腐败状况,一面减少不必要的军事行动,节省军费开支。外交上,朱瞻基积极与别国交好,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对外环境,也引得万邦来朝,共同奉大明为正朔。
总之,宣宗时期明朝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四海升平,百姓们安居乐业,官场也是一片难得的清明。不过,任何人都有着不足之处,朱瞻基在十年的皇帝生涯中也做出过对后世产生坏影响的行为,那就是鼓励宦官学习知识,协助自己批阅诏书,并进行“批红”。
所谓批红,就是在大臣呈上的诏书上作出批示,原本,皇帝都是亲历亲为,但因为很多事务过于繁琐,朱瞻基便让内臣学习文化,帮助自己批示。
对于勤政、有手腕,能够控制住宦官的皇帝,这样的制度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像深谙恩威并施之道的朱瞻基就能够很好地掌控局面。
然而,朱瞻基之后的不少明朝皇帝都无心理政,把批红之事全部交给了太监来做,这当然是非常容易导致权力的膨胀。宣宗之后,刘瑾、魏忠贤的出现和阉党的膨胀都和朱瞻基脱不了干系,某种程度上来说,明朝的衰弱确实和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