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为什么会日渐衰弱?东周为何会走向灭亡?
对东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进入东周时期。东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虽然存在时间很长,达到500多年,可是从来没有强盛过,一直衰弱不堪,甚至要向那些诸侯国求助。那么问题来了,东周虽然迁都后实力受损,但领土依然不小,为何实却从未现“中兴”局面呢?
东周初期,周王室的直辖领地尚有六百里,“地方虽小,亦足王矣”,领土比当时的大多数诸侯国要大得多。可是在之后的这段时间,周王室日渐衰弱,而那些诸侯国则迅速发展,许多国家的实力都超过了周王室。到最后,东周乃至战国七雄中的六国都被秦国灭掉,而秦国只不过是东周初期分封的一个小国而已!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领土缩水,财政困难
虽然与诸侯国相比,东周王室的领地小,但与西周相比,则缩小了一半有余。周平王东迁的同时,将周王室的贵族也带到了洛邑,一时间“僧多粥少”。再加上周平王得位不正,许多诸侯并不向其缴纳贡赋,所以财政上出现了问题。周平王死后,周桓王没钱办丧事,居然派人到鲁国去要钱。
之后周王室受到诸侯国的蚕食,领地越来越小。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除了北面临河外,三面被韩国包围,只剩下七邑之地。周天子名为天下之主,却遭到战国七雄的欺压,“贫且微,诸侯莫朝”。东周的末代君主周赧王借钱组建军队,结果被秦军打败,由于被债主讨债,他逃到高台之上,留下“债台高筑”的典故。
二、王室内乱,政争不断
周王室本来就实力不济,可是还接二连三发生内乱。整个东周时期,周朝发生过六次王位之争,也可以称其为庶孽之乱,分别是王子克之乱、王子颓之乱、王子带之乱、王子朝之乱、景王杀佞夫事件以及贞定王诸子之乱。这些动乱的情况差不多,都是王子争夺王位。东周王室的内乱加剧了周朝的衰败。
与此同时,东周内部还发生了多次权力之争,这里的权力之争不是王子之间的,而是权臣之间关于执政地位的斗争。先是周公阅与王孙苏之间,之后王札子杀死召伯、毛伯,后来周公楚与伯舆之间的斗争,最后是王叔陈生与伯舆之间。在此期间,这些执政的卿族之间为了权力自相残杀,极大的消耗了周朝的力量。
三、政治僵化,东西分立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先后进行改革,废除了井田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开始实行郡县制。可是,东周王室在政治上保守僵化,依然在自己的统治区域内实行世卿世禄制,直辖领地还有不少小诸侯。这种制度限制了东周的力量,而与此同时,其他诸侯国纷纷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面,到了周考王时期,他将王畿河南之地封给了弟弟王子揭,是为西周国。到了周显王时期,又分封了一个小国,即东周国。西周、东周的建立,更加削弱了周天子的力量,他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了。公元前256年,在位五十九年的周赧王病死,东周五百多年的统治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