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宋朝消防制度真的很差吗,宋朝为何总是出现走水现象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朝总走水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前言:

  北宋初年,宫廷之中,一个小太监浑身是火,在绝望和惨叫中死去。根据相关记载,小太监是因一时不慎引发了一场火灾,这才遭此厄运。与他同伴的另外十几个太监,也没能逃过此劫,被押赴刑场斩首,并露尸于众。而做出这个决定的人,正是赵匡胤。

  这的确很难让人相信,在众人印象中太祖皇帝始终是仁厚英明的圣主,史书说他“圣性至仁,虽用兵,亦戒杀戮”。这样一个老好人,为何行事如此偏激呢?

  一、宋朝的火崇拜思想

  在北宋王朝建立之初,赵匡胤和群臣进行了一场激烈辩论。围绕的话题很严肃,即定都问题。赵匡胤原本的打算是将都城迁移到洛阳,方便宋帝国据险要而守,但大多数人都反对,并一致认为开封是个好地方。顶不住朝臣的压力,赵匡胤最后还是放弃了迁都计划。

  所谓固国之术“在德不在险”,赵匡胤还是希望用德政来收拢民心的,这才是最强大的坚实壁垒。既然要将开封当成都城,赵匡胤自然花了很大心思。

  在他看来,“走水”对开封城造成的危害及其严重。开封尚在建设之中,又岂容随意毁坏?于是,这才有了开头杀鸡儆猴的这一幕。除此之外,北宋初年奉行的火神崇拜,也同样不容忽略。

  当年宋朝初立时,便按照五行学说的思想主张,曾发出过类似通告:“国家受周禅位,周木德,木生火,宋当以火德王,色尚赤。”可以看到,宋代“以火得上承正统”,有着悠久的火崇拜历史。

  为此,朝廷专门为“感生帝”设立了一个祭坛。祭坛位于南郊,高七尺,长有四丈,每年正月都能享受国家的奉祀。宋徽宗继位后,还专门建立了火德真君殿,其规模更甚从前。

  别看这些思想有些封建迷信,但在宋朝,火神崇拜便是一条铁律,任何人包括皇帝在内,都无法轻易触犯。

  文章开头,因为小太监的不走心,导致宫廷失火,赵匡胤大怒的另一主要原因,也是因此。

  宋仁宗在位时期,碰上了日食。恰好在这段时间,汴梁城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雨。于是君臣一致性认为:是祭祀火神没有到位,于是“国家常需恭依典礼,以顺火性”。

  值得玩味的是,面对大宋君臣的多次供奉,火神并没有“投桃报李”。相反,在宋代历史上,还曾多次出现过火灾。其次数和规模,都要超过其他朝代。

  二、宋代为何频频“走水”?

  以北宋都城开封为例,不难看出火灾在宋朝时的频繁:

  建隆三年五月,东京大相国寺起火,数百户房舍因此损坏;

  明道元年八月,宫廷禁中发生大火,火势蔓延到其他八殿;

  元祐六年腊月,开封府燃起大火,整个府库都被烧成了灰;

  相关史料表明,两宋时期的火灾现象,尤为频繁。这其中,又以都城最为严重,每次走水时,往往会造成大量损失。而其余地区也时常发生火灾,规模有大有小且很是频繁。

  难道宋朝君臣的举动得罪了火神?显然,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仔细观察北宋居民的生活条件,其实不难得出宋代容易出现火灾的主要原因:

  1、人口稠密门巷狭小

  北宋的东京城,虽然颇为繁华,但在住房问题上,却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在当时,住得起“大house”的除了皇室之外,便是前朝贵族与当朝功勋了。前朝贵族自带家底来投,混个虚职过着快乐日子。当朝功勋被解了兵权,干脆便在京城大肆置办房产提前养老。

  正因如此,北宋东京的少数人,却占了多数的宅基地。开封城的空间本就不太富裕,这么一来,难免会造成侵道、侵街。再加上随着东京商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京城内部的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这就导致了不少街道与街道之间的住宅区,变得十分狭小。

  在此情形之下,百姓家中的厨房用灶,也会相对增多。王安石曾有诗云:“图书得免同煨烬,却赖厨人清不眠。”不难想象,当厨房灶台的规模增多时,发生火灾的频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更为可怕的是,在街道狭窄的情况下,火势一旦出现,便会很容易地蔓延开来,从而形成较大的火灾。

  2、木竹结构容易引燃

  有生活常识的读者都知道,相较于砖块瓦舍而言,木竹结构更加容易点燃,这便是宋朝火灾频发的第二个原因。从相关史料来看,宋代不少大型城市,如开封、临安、杭州等地,城市中的建筑物,大多是木头或竹子结构的。

  显然,这都是“木土太盛之征”,由此可知,一旦发生火灾,这种木竹结构的房屋很容易便会助长火焰的势头。

  3、佛教兴盛彻夜香灯

  东京城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城内的庙宇道观很多。不得不承认,宋朝是一个思想开明的时代。虽然宋明理学一度影响甚远,但儒、释、道三家学说,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就以开封为例,城内的佛寺除了大相国寺、上方寺以后,还有50多座寺庙。而道观则有20余处,至于其他的宗祠庙宇,加起来也有六七十座的规模。每逢重要节日之际,上至达官贵人,下到黎民百姓,都会参与祭祀神明的活动。

  在不少百姓家中,也是夜夜供奉着自家信仰的神明。如此一来,彻夜香灯便成了一件常事。在这样的环境下,火灾发生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正因如此,在宋代历史上,寺庙着火、香灯引发火灾的案例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是祈求火神或佛教神明的庇佑,倒不如靠自己。正因如此,宋代针对频发的火灾事件,还研究出了一套消防制度。

  三、宋代的消防制度

  前面提到,不管宋朝怎么敬拜神明,但火灾却始终是个重要隐患。连连吃了大亏之后,宋朝的统治阶级,终于开始着手进行消防建设了。

  在北宋初年,城市中的消防措施还比较简单。在广南一带,地方长官便命令城市中的居民在家中常备一个贮水桶,称之为“防火大桶”。虽然这种消防手段还比较简陋,但依旧是个进步,因为人们已经从思想上改变过来了。

  没过多久,正儿八经的“消防小队”,也正式出现在了历史中。据《宋会要辑稿》记载:

  “大中祥符二年六月,诏在京人户遣火,须候都巡检到,方始救泼,致枉烧房屋,先令开封府,今后如有遗火,仰探火军人走报巡检,书时赴救,都巡检未到,即本厢巡检先救,如去巡检地分遥远左右军训使或本地分厢界巡检,员僚指挥使先到,即指挥兵士、水行人等,与本主同共救泼,不得枉拆远火屋舍,仍

  车令辖不得接便偷盗财物。如有违犯,其军巡使、厢虞侯、员僚指挥使,并勘罪以闻。”

  从这段资料,不难发现宋代消防制度的一个明显进步。城市之中有了专门的巡查队伍,他们出自军中,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一旦出现火情,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并主动实施防火、灭火的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负责消防任务的“潜火铺”,一开始只局限在贵族或官员之家。毕竟人手有限,自然需要为上层阶层来服务。但到了北宋后期,这支消防小队才逐渐扩大了规模。大概300余步,便设有一个灭火基地。

  到南宋以后,当时的都城临安,已经具备了数量可观的消防队伍。在临安城内的12隅,设有专门队伍。每支队伍有102人,共有1224个人。每隔200多步,便能见到一个军巡铺,用以监督和防范火灾。

  绍兴三年,赵构还从殿前各司中挑选出了300精兵,令其巡游在全城,以备不时之需。要知道,殿前各司可是皇家亲卫中的精锐力量,培养出来需要花费不小的代价。由此可见,南宋朝廷的消防意识,已经上升到了高度防范的层次。

  有了专业人士,也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建筑。在南宋,首次出现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望火楼。临安城内的望火楼,便有23处之多,一般情况下,它位于9.3米以上的高度,消防人员站在上面,可以瞭望全城,观察火势灾情。

  一旦发现火灾,消息便会立即传递到附近的各个军巡铺。接到消防任务后,工作人员便会主动出击,并带上各种灭火工具。宋代的灭火工具,也种类繁多,但主要还是水桶、水囊、水袋、唧筒等。

  尤其是唧筒,算是划时代的一项发明。它由长竹制造而成,在其中塞入棉絮方便水竿的前后运动。这种采用了活塞原理的“灭火神器”,可以轻易地将水吸入和喷出。就像我们玩的水枪,其原理与这类似。至于水从哪里来?不妨想想水桶和水囊,它们自发承担了贮水功能。

  当然,作为参与消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这些可敬的消防人员,在完成过一次灭火后,也会受到相应的奖励。如果出现烧伤,则由官府报销医药费,此举也算是为消防人员提供了一个保障。话虽如此,倘若消防员在灭火中不出力,也是要受到惩罚的。

  总的来说,宋代的消防制度虽然有些简陋,但依旧充满了时代的进步性。在此基础上,它一方面通情达理,对于消防工作各种支持。一方面也颇为严苛,对待违反法规的犯事者处以刑罚。这样一张一弛,才能保证城市内部的消防效率能得到很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