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哥舒翰手握二十万大军,最后为何输得一败涂地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哥舒翰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的安禄山,在幽州起兵反唐。叛军势如破竹,唐军节节败退,东都洛阳很快被叛军攻陷。急于平叛的唐玄宗听信谗言,阵前斩杀封常清和高仙芝,并强令长安养病的哥舒翰出山。结果,哥舒翰中了叛军埋伏,灵宝之战中20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仅有8000余人逃回潼关,哥舒翰也被部将挟持至安禄山大营。此时的哥舒翰早已没了名将风骨,向安禄山屈膝投降,祈求安禄山的宽恕,但最终还是被杀。作为与安禄山齐名的大唐战将,为什么哥舒翰兵败后会向与自己有仇的安禄山摇尾乞怜?

  少年任侠,中年从戎

  哥舒翰出身突厥哥舒部落,祖父哥舒沮和父亲哥舒道元都是部落首领,母亲尉迟氏是于阗王的公主,父亲曾担任安西都护府副都护、赤水军使。少年时期哥舒翰性格格豪迈,仗剑边陲之地,纵情于声色犬马,是当地有名的公子哥。40岁时,哥舒翰因父亲去世首次来到长安,并在长安客居三年。虽在边地他身份不俗,但在贵族遍地的长安,他受到了轻视和无礼对待,“为长安尉不礼”。这让哥舒翰很受打击,愤而从戎,到河西节度使王倕帐下从军。此时的哥舒翰已经43岁,这在古代算是高龄了。

  哥舒翰投军后,作战非常勇猛,先后得到了王倕和王忠嗣的赏识。天宝六年(747年),哥舒翰被提拔为右武卫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期间,哥舒翰严厉打击吐蕃抢粮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唐军在河西、陇右的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到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与吐蕃的分界线已经推进到青海湖以西。“是时中国盛强,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哥舒翰的赫赫武功,也让边地各族百姓为之敬畏。“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唐朝民族界限模糊,改换门庭是常有的事

  唐朝开放的民族政策,使得军中有大量的胡人将领和胡人士兵甘愿为唐朝所驱使。哥舒翰、高仙芝、安思顺、安禄山等都是胡人将领,在军中和朝中都是位高权重。由于出身边疆少数民族,胡人将领对唐朝的认同感并不如汉族将领那么深,改换门庭都是常有的事。

  哥舒翰是突厥人,突厥曾经与中原长期作战,对唐朝的归属感比较淡。在哥舒翰看来,安禄山的叛唐,就像当时边疆少数民族经常与唐朝兵戎相见一样,双方很快就会讲和,然后大家又再次相安无事。况且,安禄山打着讨伐杨国忠的旗帜,这也蒙蔽了哥舒翰,一旦杨国忠被唐玄宗处死,安禄山又会重新回到朝廷,而他哥舒翰也将重返朝堂,因此投降安禄山并不算是背叛朝廷。

  胡人崇尚强者为尊

  哥舒翰出身突厥部落,崇尚的是强者为尊。安禄山以一隅之地敢于挑战泱泱大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攻下了唐朝的东都洛阳,这是一个强者才能做的到。唐朝建国以来,从来都是把周边民族打的满地找牙,想不到有一天东都洛阳竟然也会被安禄山打下,长安也是早晚的事。作为突厥人,哥舒翰骨子里有着强者为尊的基因,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加入唐军,为唐朝开疆辟土。因此,向强者投降,是草原部族通行的准则,并不丢脸,甚至还以此为荣。

  惜命之人无忠义可言

  哥舒翰是通过战场建立功业的。但当他手握重权时,就变得非常惜命。当初石堡城之战,王忠嗣因反对用士兵的生命去填,差点被唐玄宗杀死,而哥舒翰在取代王忠嗣后,顾及自己的生命,不想被唐玄宗处死,于是以数万唐军士兵的生命为代价才艰难攻下石堡城,而俘获的吐蕃士兵仅有400人。当封常清和高仙芝因为违抗唐玄宗命令而被杀后,这让继任者哥舒翰很害怕。

  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哥舒翰根本不顾当时的战争形势和数十万军民生命,违心遵从唐玄宗的旨意,率领20万大军出关与叛军决战。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哥舒翰既然怕死,怎么还敢亲自领兵出战。其实,作为一个统帅,是不用亲冒箭矢的,而且身边护卫足够他逃到安全的地方。因此,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怎么可能有忠义可言。

  对唐玄宗表达不满

  哥舒翰本来在长安好好的养病,结果唐玄宗硬是让他出去领兵,这让他很是抵触,但又不敢违抗唐玄宗的命令。到了潼关后,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而唐军大多都是刚招募的士兵,根本没有战斗力,与叛军交战,那是找死,哥舒翰就想凭借坚固的潼关与安禄山叛军对峙,一方面可以加强士兵的训练,尽早形成战力,另一方面也能消磨叛军斗志,而且唐军郭子仪和李光弼等勤王军队都往潼关赶来,到时,可以夹击叛军。但结果,唐玄宗根本不听他的建议,强迫他出关与叛军决战。哥舒翰出关时,嚎啕大哭,他知道自己凶多吉少。

  当兵败被部将挟持到安禄山大营后,哥舒翰对唐玄宗的不满彻底爆发了。如果不是唐玄宗的瞎指挥,他怎么会有如此下场。所以,他还没等安禄山劝降,就立马向自己的昔日仇人安禄山卑躬屈膝,摇尾乞怜,甚至还写信向以前的老部下劝降。“翰惧,俯伏称:‘肉眼不识陛下,遂至于此。陛下为拨乱主,今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门,来填在河南,鲁炅在南阳,但留臣,臣以尺书招之,不日平矣。’”

  私德有亏,全无国家大义

  一个因私废公的人是不可能站在国家民族大义上来的,不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哥舒翰有游侠的义气,所以他向唐玄宗求情饶恕王忠嗣。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报复心很强的人。哥舒翰早年在军中与安思顺共事时产生私怨,安思顺是安禄山的堂兄,哥舒翰于是趁机报复安思顺。他派人伪造一封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信,让盛怒之下的唐玄宗失去理智,下旨处死安思顺。“天下怨之”。

  明知是诱敌之计,却无应敌之策

  面对朝廷的催战,哥舒翰在给唐玄宗的报告里说

  “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赢师以诱我,若往,正堕其计中。”他指出这是安禄山的诱敌之计,应该固守待变。但当唐玄宗屡次强令他出战时,作为统帅,他就应该考虑战争可能的后果,并为之做好各种预案。

  兵书云“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哥舒翰是怎么做的,他消极怠工不顾20万唐军的生死,干脆以病情为由,将军中大事交给威望和能力不足以服众的行军司马田良丘,而田良丘也是昏招迭出,竟然让互不服气的王思礼和李承光,一个管骑兵,一个管步兵,致使双方相互拆台,军中号令不一,这是军中大忌。当一方已经磨刀霍霍时,另一方还在内耗,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军中之务,不复躬亲,委政于行军司马田良丘。良丘复不敢专断,教令不一,颇无部伍。其将王思礼、李承光又争长不叶,人无斗志。”

  一个英明的主帅应该化被动为主动。一旦决定出战,就应该千方百计的将风险降到最低。结果,哥舒翰没有做任何的战场推演,也不对叛军可能的埋伏处进行侦查,就带着20万大军贸然出关,这完全致潼关的生死不管。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应该根据战场形势调整部署,而不是僵硬的执行命令。作为主帅,他难道不知道,一旦20万大军被叛军击溃,不仅潼关危险,也将危及京师长安。不可思议的是,哥舒翰只是嚎啕大哭,“恸哭出关”,这哪里是去打仗,就是去送死。

  当哥舒翰率领的唐军与崔乾祐所率领的叛军在灵宝西原相遇时,身经百战的哥舒翰竟然被叛军制造的假象迷惑,不派人前去侦查,反而命令大军继续前进,结果中了叛军的埋伏,20万大军,只有8000多人逃回潼关,哥舒翰也被部下挟持投降。对此杜甫也发出了“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