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他只是一名小小的太监,却为何能让皇帝叫他二哥?

  高力士,潘州人,与大多数太监一样,从小就被净了身。他本来并不姓高,而是姓冯,刚进宫的时候,甚至一度得到了一代女帝武则天的欣赏,让他侍候左右。

  不过,伴君如伴虎,小小年纪的高力士很快就因为犯了一点轻微的过错,被打了一顿赶出宫去。

  原本以为就此与富贵权势无权,却没想到天无绝人之路,高力士被内官高延福收为养子。

  如果是一般的内官也就罢了,偏偏这高延福来自武三思家,而武三思呢,又是武则天的亲侄儿,当朝的梁王。于是,高力士便能得以往来武三思家,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以高力士的聪明劲儿,他很快被武则天重新启用,隶属司宫台。由于他生性谨慎,因此经常被派去传诏书,并被授予宫闱丞,掌管宫内事物。

  他与唐玄宗李隆基的缘分,起于李隆基在藩国的时候,或许是投缘,高力士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这位明主,倾心侍奉,两人逐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感情。后来李隆基被立为太子,高力士便一路升为朝散大夫、内给事。

  多年的扶助终于有了回报,李隆基成了唐玄宗,高力士的官职也是一路走高,从三品将军到冠军大将军,顿时成了皇帝跟前炙手可热的红人。

  那个时候,每每有奏表,必然先给高力士,等他过了目方才呈给唐玄宗御览,虽然只是过个手,可这里面隐藏的权势太大了,这意味着在大臣们和皇帝之间,还多了一道关,过得了这个关就能上达天听,过不了直接就是石沉大海。

  因此,高力士的地位扶摇直上,宫内宫外对他的尊崇简直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比如那时的太子后来的唐肃宗便直接称呼他为“二兄”,其他人一看和未来的皇帝都能称兄道弟,他们就更不敢放肆,史载当时诸王公主都喊他为“阿翁”,驸马们更是自降身份称他为“爷”,做太监做到如此地步,也真是不枉此生了。

  天宝七年,高力士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此时他的资产已经相当殷实,不是一般的王侯将相所能比拟的。

  然而,俗话说“登高必跌重”,随着安史之乱事发、唐玄宗被逼退位后,高力士风光的太监生涯也由盛而衰。上元元年,他与王承恩等人,一起陪同已是太上皇的李隆基登游长庆楼,这一幕却被李辅国得知,于是构陷、谗言,一起降临在李隆基和他的忠实仆人高力士的身上。

  最终,李隆基无奈迁回甘露殿,而他和高力士这一对主仆CP也被迫分开,高力士被发配去了黔中道。

  直到宝应元年,遇上大赦,高力士才得以回来,然而到达朗州的时候,听人说到京中国事,才知道李隆基已经逝世了,高力士北望恸哭,吐血而亡。唐代宗念在其功在先朝,便命赠为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