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从《三国演义》中学到了什么?袁崇焕的死与之有何关系?
明末时期,皇太极曾用《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打败了袁崇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自从明朝初年问世后,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在中原的汉族人民中家喻户晓,就在一些少数民族中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其中,对关外的满族影响尤为突出。
清太祖努尔哈赤就特别喜欢看《三国演义》,在他四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中,常从《三国演义》里学习用兵方略。
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也特别喜欢阅读《三国演义》,并从中汲取用兵智慧,尤其是他曾套搬《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成功地策划了一出反间计,除掉了当时最让他头痛的强劲对手——袁崇焕!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了后金政权。然后,努尔哈赤为报其祖父、父亲被明军误杀之仇,于公元1618年,宣读“七大恨”,誓师反明。
随后,努尔哈赤连续对明朝用兵,尤其是在萨尔浒战役中,努尔哈赤仅用了5天的时间,就大败十几万明军,后来又取得了辽沈之战的胜利,使明朝在东北的统治趋于崩溃。
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又率10万八旗大军向辽西杀来,一路上,后金军队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锦州、松山等大小城池,直攻到了宁远城下。
令努尔哈赤没想到的是,这里竟然是他长胜不败的终结地。努尔哈赤从二十五岁起兵,征战四十多年,身经百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从来就没打过败战,而在宁远城下,不仅是后金军队伤亡惨重,最后竟连努尔哈赤本人也被受了重伤,不久竟一命鸣呼!
而主持宁远保卫战的明军统帅就是蓟辽督师,著名的儒将——袁崇焕。
第二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再度率大军扑来,结果同样是伤亡惨重,又被袁崇焕打退。从此以后,凶悍异常的八旗军,一提到袁崇焕的名字就头疼。但是,这样一个让皇太极伤透脑筋的明朝优秀将领,最终却被明王朝自己给杀害了!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极亲率八旗大军和蒙古骑兵,绕过了袁崇焕的山海关防线,通过蒙古,突破长城,攻陷遵化,直逼北京。
袁崇焕在山海关得到了皇太极进攻京城的军报,立即亲率九千兵马,两昼夜行三百余里,终于赶在皇太极之前来到北京城下,并屯兵广渠门外。
皇太极本来率领着后金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他正得意地杀到了北京城下,结果却见到袁崇焕率领的明军,不禁大惊失色,以为袁军从天而降。
后金军士气已没,与明军在广渠门外、左安门外进行激烈交战,互有胜负。
此时的皇太极异常恐慌,因为,北京城下有袁崇焕大军坚守,攻是攻不进去,如果明朝其他援军再赶到,自己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无奈之下,皇太极只得率后金大军撤退。但是,皇太极临撤兵之际,却使出一计,并葬送了袁崇焕的性命。
皇太极熟读《三国演义》,对里面的三国故事非常熟悉。当时,他们恰好抓住了明朝的两个太监杨春和王成德。
皇太极下令将两个太监带到德胜门外,严加看管起来,然后,他派两个后金将领夜间在太监的隔壁谈话,故意说袁崇焕已经与皇太极有密谋,联合攻取北京,功成之后有赏。太监杨春、王成德全部听得清楚。
十一月二十九日,皇太极又故意留下漏洞让两个太监逃回京城。两个太监遂向崇祯帝禀告袁崇焕私通后金,图谋不轨。并且,此时朝中大臣也有很多人认为是袁崇焕私放清兵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
十二月初一,崇祯皇帝召袁崇焕进京,传谕是要“议军饷”,袁崇焕进城后,崇祯帝当即下令将他逮捕,并押送到锦衣卫大狱。第二年七月,崇祯帝下令以谋反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据记载,京城中的百姓憎恨袁崇焕与后金勾结,竟然争相花钱买其肉以食,一代名将竟落了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
其实,这么一个简单的反间计,就是皇太极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学来的。
认真说起来,皇太极的计策并不高明,其中的漏洞也有很多,但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偏偏就信了。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见到蒋干盗回来的信后勃然大怒,立刻杀了蔡瑁、张允,但人头落地后,曹操立即就回过味来,知道自己是上了当。
而崇祯帝将袁崇焕下到狱里,过了大半年后才将他杀掉,并且至死都没有认识到是冤杀了袁崇焕,不仅是他没认识到,整个明朝末年的朝野之间都没有认识到袁崇焕是被冤杀的。
这场历史上骇人听闻的阴谋,过了一百多年后,即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清朝的统治早已安稳,清廷才以官方的形式,正式为袁崇焕平反,说袁崇焕是死于皇太极的反间计,并没有通敌叛国。那时的天下人才知道袁崇焕死得是有多么冤枉,多么可惜!
皇太极运用《三国演义》中的这一计,成功地收到了一石三鸟之效:一是拔掉了袁崇焕这个眼中钉,为日后的南侵铺平了道路;二是报了杀父之仇;三是还导致明朝“三军放声痛哭,皆曰:“残害忠良,立功何用?”以致纷纷弃甲反水而去,从而达到了分化对手的目的。
皇太极一个小小的反间计,对当时政局影响极大,大大地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明史·袁崇焕传》就明确写道:“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演义小说,里面虚构的一个故事,居然在几百年后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大概是作者罗贯中先生万万没有想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