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秀才换做现在是什么学历,高中生能不能考上

  对古代秀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秀才”相当于今天什么学历,高中生能考上吗?

  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之秀者,也就是优异之才。最先有秀才这个称谓的是春秋时期名叫贾生的人。“贾生,年十八,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此时的秀才与我们日后所说的并不是同一个意思,而是指人才,与学历并无直接关系。

  广义上的秀才,是我国古代在选拔人才时对贤者的一种美称。汉朝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称为秀才。当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才学、道德和才干。到了东汉时,为了规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称为茂才。

  科举制度始创于隋朝,确立于唐代,完备于宋代,兴盛于明清,也就是说从隋朝开始秀才便不再采用推荐制,而是自己报名参加。俗话说“学而优则仕”,这就让更多的人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成为当时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古代社会这么崇尚学习,那么秀才到底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呢?如果放到唐代,秀才科为科第最高的等级,那么恐怕连研究生都考不上。因为在当时的30多年时间里,每年也仅有1到2人能够成为秀才。所以后来秀才科就被废除了,在当时只要是读书人都可以称之为秀才。

  如果你以为唐代以后考取秀才就非常简单,那么就大错特错了。曾国藩作为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也曾在考秀才时6次落榜,直到第7次才考中,终位极人臣。康有为考了3次才考中;洪秀全则实在是考不上,恨透了当时的政府,发动了起义;袁世凯为不能博一秀才,死不瞑目。

  古时候能够读书上私塾的一般都是家境比较好的,普通老百姓连温饱都不能解决,更别提读书了,在他们眼中“百无一用是书生”,所以古代的文盲率比较高,高到百分之九十左右都不识字。人们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考取功名则成了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很多人穷极一生的目标就是为了中一个秀才,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就是这样一个悲情的角色,他热衷功名,却科举失败,固执地坚持“茴”字的四种写法,到老仍然是个童生。

  古代的科举随着日益成熟和不断演变,发展成了四个阶段: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分别对应的是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只有通过了童生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也才能被称为秀才。

  那么童生试是何意呢?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资格证考试。然而,就是这个“简单”的童生试也要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只通过了县、府两试的只能称为童生。你千万别以为童生都是少年,其实白发苍苍者不在少数,就如我们上文提到的孔乙己,就仍然是个老童生。

  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这些秀才按成绩也被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其次称“增生”,这两个等级都是有一定名额的。最后一等是“附生”,也就是刚刚入学的生员。

  怎样才能成为成绩好的秀才呢?那就一定要熟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四书五经,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可见秀才的门槛之高。

  以清代为例,在清代入关后268年中,考中秀才的也不过是46万人,平均每年才1700多人,这样看来是相当低的一个数字。想想我们每年大学录取的学生,光是一个学院的人数也不止这么多吧。而如今研究生再次扩招,每年的录取人数高达几十万。

  古代的秀才与我们现在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不一样,因为考中秀才就相当于进入了士大夫阶层。此时就会拥有一定的特权,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并且官府也不能随便对其用刑等等,所以当时很多的人都愿意嫁给秀才。

  秀才的待遇都如此之高,可想而知比他更高级的举人和进士,能享有多少特权,难怪范进中举后会喜极而疯。

  虽然秀才在古代属于科举的底层,但是放到今天的社会,他们的地位已经相当于重点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同样是饱读诗书,从当时的考试难度看,考上秀才就相当于考上了现在的985、211大学;就当时的社会名声来看,那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研究生了;而从秀才享有的福利待遇来看,可以说等同于今天的研究生加地方公务员了。

  平时看影视剧,我们可能会形成一种刻板印象,觉得秀才往往就是跟“穷”挂钩,学历也充其量就是个“中学生”,整天还喜欢卖弄文采,张口闭口就是一句“之乎者也”,很容易让人讥讽。然而,影视剧中难免有夸张的成分,秀才的确比上不足,但比起古代大多数辛劳穷苦的农业百姓,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因此,我们便了解了,虽然很多秀才穷酸迂腐,到老也没能考上举人,但光就秀才这一“学位”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考得上的!看来,我们以后再嘲讽秀才,可是得谨慎一些了!

  参考资料:《管子·小匡》、《史记·贾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