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屡战屡败到灭亡,都经历了什么?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魏之先,毕公高之後也”,毕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因为封国在毕地而得姓,然而毕国在西周末期就亡于西戎,其公族后裔也沦为平民,“或在中国,或在夷狄。”毕公高后裔毕万入晋为臣,因作战有功受封魏地,魏氏由此得姓。在魏桓子、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的带领下,魏国逐渐从晋国一个家族摇身一变,成了实力强劲的战国七雄之一,魏惠王更是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成为新的霸主。“国虽大,好战必亡”,魏国在一次次的战争中失败了,霸业也在各国的打压下宣告结束,为什么魏国无岁不战却又屡战屡败,最后又是怎么被直接打没了呢?
一、三家分晋,魏图自强
晋大夫毕万获封地之初,晋国首席大夫兼卜官的郭偃亲自为其占卜,曰:“毕万之后必大矣。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赏,天开之矣。天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今命之大,以从满数,其必有众。”郭偃的预言让毕万喜出望外,因此以“魏”为氏。周定王十六年(前453),晋国执政智氏联合魏、韩攻赵,魏、韩倒戈,三家灭智分晋国,但晋国并未彻底灭亡。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废晋静公,共同瓜分了晋国公室剩余土地,晋灭而赵魏韩盛。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魏斯便是魏桓子之孙,称魏文侯。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要少一些,而魏氏的地理环境并不是太理想,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东则是亦敌亦友的韩氏,北与三晋中最强的赵氏接壤,南边也有秦、楚、郑拉锯,魏氏只有蜗居在晋西南一隅,依靠吕梁山、中条山、王屋山为天险,虽易守难攻,却也容易被压迫封锁。为打破这样的格局,在魏文侯即位后便着手开始“自强”,然后才是打破地势、周边强国的封锁、向外发展。
二、文侯富国,向西拓展
魏文侯将发展的目光望向了在西边的秦国,但现在的还不是时候,魏文侯一边休养生息,缓解攻打智氏留下的创伤,另一边则是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他大胆启用卫国人李悝在国内实行变法,李悝首先从土地下手,提出“尽地力”,即推行尽地利之教的精耕细作原则,增加魏国耕地的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平籴法”,由国家出面,在丰年的时候采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使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而在灾年时,把粮仓储存的粮食以适当的价格卖给市民,使市民不致买不起粮食而流离失所。此外李悝还对政治、法律进行全方位改革,使得魏国国力有了显著提升。
魏文侯将眼光放在富国上,对于强兵一事却没有放下,之前因为内政不稳,但现在魏国需要能够向外发展的突破口。就在魏文侯冥思苦想之际,赵氏与韩氏送了两份“大礼”,赵献侯想联合魏文侯消灭韩氏,赵、魏平分韩氏,韩武子则想联合魏文侯消灭赵氏,韩、魏平分赵氏。魏文侯不仅都没有答应,他还语重心长劝说两边放下私斗一致对外,之后三家坐下来和谈,虽然对向何处扩张没有达成共同意见,却一致同意放下内斗,三家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却又出现了难得的和平局面。
眼看达成效果,魏文侯也将手伸向了秦国,魏文侯二十七年(前419),魏国西渡黄河,开始设置军事据点,以图河西之地。直到魏文侯三十八年(前408),魏军将领吴起尽收河西之地,河西之地的意义对于魏是巨大的,通过占据此地,魏国彻底封锁了秦国与中原的联系,还解除了秦国对魏国的威胁,同时,魏国境内人多地少的困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魏国的粮食生产也因为在河西推行农作法而得到增产,此外,因为秦国时局动荡、政治腐败,让河西的百姓对严明军纪的魏军夹道欢迎,再加上便民利民的新政策,秦国百姓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因此魏国在河西之地上也有兵源的补充。
三、武侯强兵,控御无道
魏击从小就被父亲作为继承人而悉心培养,在魏文侯的言传身教下,魏击逐渐成长为一名知书达理、颇有才干的政坛新人。攻打中山国,是父亲对魏击的第一次考验,中山国虽不是主流强国,但民风剽悍,派去的主将乐羊是中山国人,中山国的大将也是乐羊之子乐舒,而且中山国离魏尚远,中间夹着盟友赵氏的封地,因此必须要一战拿下。好在乐羊与魏击顶住了压力,甚至当中山国君将乐舒烹成肉羹,乐羊也吃下了,魏文侯还称赞说:“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第一次考验便交上了完美的答卷,魏击被封为中山君,由赵仓唐辅佐,则坐镇中山,独当一面。
魏击继承父亲之位,是为魏武侯,随后一年,朝中元老李悝也接着去世,但好在父亲为他留下了十分雄厚的家底,且吴起等名将尚在,因此经过短暂的休养生息后,魏武侯打算将魏国事业再向上推进。在强大的国力与名将吴起的支持下,魏国同时与郑、秦开战,扼制郑国并大败秦国,随后魏武侯号召韩国、赵国组成三晋联军,大败楚国,之后再次大败秦军,吴起率军势如破竹地进入关中平原,横扫河西。但魏武侯不足父亲的部分爆发了,那便是任人唯贵,昔日魏文侯帐下人才济济,为诸侯所侧目,魏文侯“师子夏,友田子方,礼段干木”,文有李悝、西门豹等名臣谋国忘私,武有吴起、乐羊征战沙场,舍身作战,文武相济,魏国盛极一时。
然而魏武侯就差远了,他控御无道,一改文侯任人唯贤的原则,回到任人唯亲、任人唯贵的老路,使得最大的功臣吴起出逃。同时,魏武侯在外交上一系列错误的举措让日后魏国吃尽苦头,若说魏文侯时期魏国是可畏而不可交恶的,那么魏武侯时期的魏国则是一块烫手山芋,其余六雄都打算上前捅一刀,只不过是谁先谁后的问题。
四、无岁不战,屡战屡败
十几年的征战没有让魏武侯建立起统一中原的霸业,还让原本求同存异的三晋也因为魏武侯的心胸狭隘而分崩离析,赵国对魏国的仇视已然变得不可逆转,而楚国的衰退在吴起投楚后得到改善,秦国公子师隰秘密回国为君,但这个平时受到魏武侯帮助的落难公子并没有因此感激魏武侯,而是学习魏国富国强兵之法,打算向魏国报复昔日的耻辱与血仇,魏武侯在齐国扶持的家族也是只“白眼狼”,齐军围魏救赵之战,击碎了魏国图谋统一三晋的梦想,而后的马陵之战,则成为了魏国衰败的起点,可以说魏武侯将家底拼个干净,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雄伟大志,反而使得魏国四面受敌,终于在魏武侯死后,魏国与其他大国的矛盾彻底爆发。
魏武侯把周围大国都得罪了个遍,只有韩国与其交好,然而在周显王二十六年(前343),魏武侯之子魏罃称王,盟友韩国不从,于是魏惠王发兵攻打,韩国向齐国求救,但孙膑劝齐威王作壁上观,等待魏韩皆元气大伤时发兵,魏军主将庞涓放弃攻韩,与齐决战,被齐军师孙膑以“减灶”之策击败,歼灭魏军10余万人,魏国因此元气大伤,从头号强国顿时沦为二流强国。而齐国则“趁你病要你命”,数次发起对魏国的进攻,魏惠王只得委曲求全,尊齐威王为王于徐州,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魏国与齐国的关系由徐州相王而得到缓和。
然而西方的秦国也改头换面,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一改昔日被魏国压制的局面,也数次发动对魏国的进攻,魏国无力阻挡,甚至将之前占据的河西、上郡悉数奉还。而此时的情况与魏文侯、魏武侯时截然不同,“上善伐谋”也变成了“上善伐交”,秦相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以连横游说诸侯,“相魏以为秦,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但魏惠王不从,又用公孙衍为相,发起五国合纵攻秦之战,“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后来魏国又多次不敌秦国,屡屡割地,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秦将王贲以水淹之计攻破大梁,魏王假投降,魏亡。
魏国因魏桓子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魏文侯时,魏国国富强兵,人才济济,然而自魏武侯始,魏国江河日下,为何?
其一,是外交错误,魏武侯时因为数年征战而触怒各路诸侯,而试图扶持的傀儡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些都为日后魏国数年被迫卷入战争埋下伏笔,魏惠王举办逢泽之会,然而唯一还算关系不错的盟友韩国也因为此事与魏国交恶,此后魏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此外面对“连横”与“合纵”上魏惠王也是首鼠两端,不为诸侯所信任;
其二则是军事衰败,吴起变法,魏武卒横扫天下,然而在数年征战中,魏武卒已然衰落,同时魏国再也没能出一个能与吴起、白起相提并论的名将来,而马陵之战使得魏国一蹶不振,只能在秦、赵的打压下苟延残喘;
其三则是失去民众的支持,昔日魏军如河西,秦人夹道欢迎,甚至以加入魏军为荣,然而吴起创魏武卒的代价实在是太大,选拔的要求之高,待遇之丰厚,让魏国形成了落差,在普通的魏人看来,打仗作战是武卒的事情,国家存亡与自己无关,反观秦国,商鞅变法打压私斗,鼓励公战,“秦人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个个为国抛头颅洒热血;
其四则是君主无能,魏武侯没有大局意识,将老底拼个精光,魏惠王无能,放跑一个又一个名臣贤才。魏国,输得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