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位列功臣之首,萧何对汉朝都做出了哪些贡献?
萧何沛县丰人,沛主吏掾,西汉开国宰相。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其追随刘邦起兵反秦,在刘邦反秦抗楚的过程中,萧何是功劳显著的。当然像张良、樊哙、周勃,曹参等功劳也不可磨灭。
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登基为帝后,就论功行赏,论功行赏的结果是把萧何定为首攻,位次排在第一。
但是大家都知道,萧何善于镇守、安抚百姓,亲自上前线冲锋杀敌的情况很少。不像曹参、樊哙、周勃等亲临战阵,不像张良那样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他只是呆在后方。所以当时有人认为曹参身受七十多处战伤,攻城拔地功劳最多,应该是第一,但结果还是把萧何排在第一,而曹参排在了第二。
那萧何为什么能位列功臣第一呢?
萧何虽然少于冲锋陷阵,但是他坐镇后方,却极其很重要。
萧何善安抚百姓、治理国家。刘邦就把自己的大后方给萧何镇守,而他自己则去前线带兵打仗。萧何把刘邦的后方治理的很稳固,刘邦也得以无后顾之忧。
在楚汉相争时,刘邦屡次败于项羽,却总能东山再起,而项羽却在核下之战中败一次,就难以东山再起,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一个稳固后方的重要的性。
项羽虽然屡战屡胜,但他后方很不稳固,一旦项羽在前线打了一次大败仗、那将是他致命的打击,因为他没有强有力的后方供应和支援,是很难东山再起的。
而刘邦却不同,他有萧何为他治理稳固的大后方。这就是刘邦强有力的靠山,是刘邦多次能东山再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管刘邦在前线打了多大的败仗,但他的后方是稳固。只要刘邦不战死,他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所以刘邦战败后,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有时还是只身逃走,在此关健时候,萧何总会及时的从后方组织粮草和兵员,送到刘邦那里,使得刘邦能东山再起。
在这过程中,不论是粮草,还是士兵,都需要靠萧何来组织和提供、运输的。
退一步说,当刘邦全军溃败时,若无萧何治理的大后方,他拿什么东山再起。换句话说,若萧何稍微有点二心。刘邦想要东山再起也还是很困难的。
这就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夏侯惇一样,夏侯惇为曹操镇守后方,曹操虽然在赤壁大败,但对于曹操而言,自己势力还是很稳固,就是因为他后方稳固。
萧何是创立汉朝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曹参虽然功劳也很大,但是一时战功。若没有萧何及时提供兵源、粮草,刘邦就难以东山再起,那哪里还会有曹参的战功。
所以,萧何能成为功臣之首,位列第一。
当时刘邦对萧何是非常恩宠的,不仅封了萧何父子兄弟十几个人,而且还封萧何食邑万户,准许他着履带剑上殿,被称为“开国第一侯”。
当然,开始的时候,刘邦对萧何很恩宠。虽然萧何不像韩信那样手握重兵被刘邦极度猜忌。但因为萧何身为相国位高权重,同时萧何善于治理国家和安抚百姓,他的名声在关中和民间很好。
所以,后来刘邦就开始猜忌萧何了。
因为刘邦带兵征讨平叛,而萧何坐镇关中、为百官之首。同时其在关中已经十多年了,深受关中百姓爱戴。若萧何有二心,趁刘邦在外出征之机,突然闭关自守,到时百姓因爱戴萧何而拥护他,那刘邦就是进不能战,退无路可去。
故而,萧何也面临着被猜忌所带来的危险。虽然萧何被刘邦认为有能力闭关自守,但这只是刘邦的猜忌之想,萧何本身肯定是不敢的。再则,他也看到韩信的下场。
所以萧何被刘邦猜忌,他是害怕的。
萧何为了消除刘邦对他的猜忌,于是就用自污名声的办法。
就是萧何故意剥削、压迫百姓,他强买民田,让百姓骂他、恨他,使得百姓去向皇帝告状。
这个办法还真不错,当百姓去向刘邦告萧何的时候,刘邦不仅不生气,反而还开心,根本没有把萧何欺负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就好像是没事人一样,只是让萧何自己去向百姓赔罪。
刘邦为什么不生气呢?
因为像萧何这样位高权重的大臣,对于开国皇帝刘邦而言,最在乎并不是萧何是否有违法乱纪、贪污的举动,皇帝所最为看重的是萧何有没有二心。至于萧何强买百姓田宅和他有无二心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因为这让刘邦看到了萧何是“贪官”,萧何名声在百姓心里不好了,自然也就对萧何放心了。
后来萧何在汉惠二年时,因病去世。他去世后,谥号为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