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动不动就是几坛子,古人的酒和现在的酒有什么区别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人喝酒,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常听说过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而这杜康,就是古代指代酒的一个代名词。杜康其实是一个人名,相传他是发明酒的人。人们在有不如意的时候也会饮酒,来让自己暂时忘却这些人生中的不如意。有人可能会好奇古代的酒到底有多好,我们常常看见影视作品,一些人物哪怕是喝多少酒都不会醉。有些人们认为这些人喝数坛酒不醉,可能是一种影视效果,其实古代的酒和现在的酒有所不同。
在古代,尤其是一些性格豪迈的人非常喜爱喝酒。比如说我们在看《水浒传》上的时候,了解到武松在路过景阳冈的时候看着三碗不过冈的招牌,连喝了18碗酒,在喝完酒之后,武松还借着酒劲儿打死一只猛虎。一些梁山的好汉,甚至在自己渴的时候或者感觉非常炎热的时候便会喝酒来解渴。这个举动让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这些人会用酒来解渴,毕竟酒这种东西会让人越发的醉,甚至越喝越渴。其实古人所喝的白酒,并不是我们如今所理解的度数很高的白酒。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什么古人经常喝好几坛也不会醉?换你也可以。
酒的发展
在古代社会时期,当时的人们的生活并不是以种植为主,而是以采摘为主。当时的人们采摘一些野果和一些野菜来果腹,这时他们发现一些野果因为来不及吃,会变质。人们在尝试一些变质的野果时,发现这些野果虽然和之前的味道不同,但也是非常的美味。人们关注到这些变质的野果,流出来的一些汁水也并不是酸臭的,反而有一种香醇的味道。当时的人们都非常喜欢这种变质野果流出来的香醇之水,后来人们通过不断的实验,酿造出了最早的果酒。
中国的酒文化是发展的非常悠长的,相关资料显示,在商朝的青铜器时期,我们就发现了盛酒的器物。并且在古代的仰韶文化,又或者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些陶器,这些陶器,都是用来盛酒的。
古代的酿酒技术和如今的酿酒技术并不相同,现代酒有那种度数非常高的,也有度数非常低的。但在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前的酒的度数基本上都在10度以下。这人们也并没有说酒精度数这种概念,只是说这酒能不能让人醉,又或者喝几坛才能够让人醉。古代的人们所酿出的酒,会把度数越高的酒看着越珍贵的酒,当时的许多擅长酿酒的人,可以通过一些非常先进的技术来酿出度数更高更香醇的酒。
在我国北宋末年的时候,一种新型的酿酒技术传入中原,这种酿酒技术就是蒸馏酒的酿酒技术。在使用蒸馏酒的酿酒技术之前,中国古人所酿造的酒可以说属于果酒或者甜酒一类的酒,度数并不算高。在人们开始掌握了蒸馏技术之后,我国才产生了如今我们所引用的白酒,当时人们通过蒸馏提纯的方法,使得之前酒的度数得以提高,酒味更加香醇。
古代酒的度数
在北宋时期,人们已经可以制作度数高达18度的酒了,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已经是度数非常高的酒了。而如今我们所用的白酒一般都是42度,有些度数较高的白酒甚至可以达到62度。如今的人们喝白酒可能喝几杯就醉了,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酒量不好,而是因为酒的度数太高。古代的人们可能喝几坛酒都不会醉,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酒量好,而是因为他们酿造的酒的度数比较低。
古代的人民所饮用的酒,并不是那种通过高端技术提炼出来的纯度更高的酒,反而是那种度数比较低的甜酒或者果酒,黄酒等。这样的酒用来解渴也是非常合适的,所以我们在看一些历史小说中会出现里面的人物通过喝酒来解渴的情景。我们常听古人说千杯不醉又或者千杯不倒等等,这些并不是说他们的酒量真的大得惊人,甚至超出我们现代人的极限值。只能说他们所饮的酒的度数比较低,所以他们可以在自己所承受的范围内饮用很多的酒。
有时候一些影视作品中这个人物可以千杯不醉,喝很多酒,是因为他引用的是度数较低的酒。而有些人可能喝的是烈酒,却也可以喝非常多数量的酒,这些的话一般都是用了夸张的手法来从侧面表现这个人物的豪爽,又或者其他突出的人物性格。
结语
我们在和其他事物进行对比的时候,要考虑这些事物和我们的客观条件,不可盲目对比。
参考资料:《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