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李世民英勇善战,为什么晚年时期没能攻克高句丽?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世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是非常耀眼的一颗星。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带领着大唐王朝走向辉煌。除此之外,后世对他的军事能力推崇备至。从太原起兵时起,李世民就很能打仗,取得过很多军事胜利,大唐有一大半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神级别的存在,却在晚年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没有打下高句丽,反而受挫在安市城,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先从对手来看,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正是高句丽的鼎盛时期。根据《三国遗事》记载,南北朝时高句丽总共有二十一万五百八户,等到大唐时高句丽已经有了70万户之巨,算下来至少200万人,等于大唐当时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国土面积的记载是“东西约九百里,南北约一千八百里”,大概占到大唐的20分之一。

  而且,高句丽的民族构成很单一,容易形成民族凝聚力,所以当李世民攻打高句丽时,其实高句丽无所畏惧,士气也很旺盛。再加上山脉沼泽地形有利于高句丽防守,所以高句丽尽管实力不如李世民,但有天时地利人和加成,因此完全可以对峙。

  而再看大唐这边。李世民的确是军事天才,他取得过很多胜利,但战争是要消耗财富的。经过了隋末战乱之后,大唐的底子很弱。必须强调的是,贞观之治不等于贞观盛世。有学者研究过贞观之治,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大家都还是很穷,只不过是因为大唐一系列精彩的低消耗军事战争所取得的胜利,为内部赢得了较好的发展环境。等到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最精锐的老兵们凋零殆尽,李靖等名将也垂垂老矣,李世民也只能亲自上场了。

  更糟糕的是,李世民所率领的军队规模也不大。根据史料记载,大概是步兵6万,水军4万,围攻安市城之后,高句丽方面光是援军就有15万!而当时李世民的水陆两军还没有汇合到一起,因此处于绝对的劣势。而安市城的地形主要是包谷型,就是把山谷包在城里面,山丘山坡非常陡峭,唐军虽然有很先进的攻城工具,但是碍于地形限制根本没有办法使用,所以就更加导致安市城无法被拿下。

  其实,李世民本来可以围困安市城,这样寻求机会扩大战果,但是考虑到当时已经是深秋,天气开始变得很寒冷了。草木都被冻死,战马缺少饲料,河流也开始慢慢冰冻,士兵们取水也变得麻烦。所以,就决定还是收兵回去吧。临走时,李世民还将棉帛赐给了安市城的守将,表示了棋逢对手的欣赏与风度。安市城的守将登城致谢,也算是英雄之间惺惺相惜吧。

  所以,李世民尽管战功赫赫,而且军事才华逆天,但是当时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大唐这边,加之高句丽又不是软柿子,自然就没有实现攻克高句丽的战争目标。但是,李世民在几场战役中获得了很多胜利,也算是不虚此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