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明朝的科道官指的是什么?他们拥有哪些权利?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的科道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在中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对中央体制的设计和创造,而且明朝中央的政治权力结构基本沿袭了明初的制度设计,科道官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

  科道官是科官和道官的合称,又被称为“言官”,科官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相对独立的监察系统,朱元璋在总结前代制度设计的基础之上,按照六部建制,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六大科,分别置左右给事中等官,其中共五十余人,专门负责监督六部,在运作的过程中相对独立,但可以相互驳正;道官是指之都察院下设的十三道监察御史,定员110人,负责监察朝中内外官员。因均负责监督职责,职责相近,故称之为科道官。

  虽然在朝中官职品秩不高,但是科道官具有“风言闻事”的权力,所以在明朝的权力争夺中仍然独树一帜。在明朝的政治权力结构中,以皇帝位代表的皇权和以首辅为代表的内阁为主体的“相权”实为对立,但是科道官的设置,实际上形成了“三驾马车”并行的框权力结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皇权在这之中具有绝对的权威。

  在封建时期,国家机构从本质上而言是为君主服务的。作为明代国家机器的缔造者——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就要求科道官“凡官吏之贤否,治之得失,风俗之美恶,军民之利病,悉宜究心”,担当起纠察百官的重任。在明初政局尚未稳定之时,科道官维护皇权的色彩极为浓厚,可以从明初的一些史实中得出,其中胡蓝之狱就是最好的例证。尽管皇权在明初朝中享有支配性的地位,但是贵族功勋的威胁不得不引起朱元璋的重视,贸然采取措施定会引起群臣不满。这时科道官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科道官弹劾胡惟庸等人以功高而目中无尊,蔑视王法,内怀反侧,让朱元璋可以比较顺利的抓住把柄,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的阻碍则少了很多。

  从根本而言,科道官在明朝初年的作用在于一下几点。首先,发挥调节国家机器职能,权衡各个机构之间的关系,提升办公效率;其次,监督群臣和百官,牵制各个机关之间的相互斗争;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在君权与相权、皇帝和勋臣等激烈的权力争斗中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