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良与王廖是什么人?他们有何过人之处能与孙膑相提并论?
东方六国八名将出自《过秦论》,由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所著。接下来听听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过秦论》里面提到“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后世将这八位称为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
其中,孙膑是兵家亚圣,在古今军事领域地位崇高,在现代人看来,与孙膑齐名的应该是吴起,两人都可以算是兵家亚圣。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先秦古人看来,孙武与吴起不足论,春秋战国时代最豪的军事家是孙膑、倪良、王廖。那么,倪良与王廖是何许人也?
01
吕不韦奇货可居,成功押注秦异人,从一介商人跃升为秦国相邦(汉后避讳刘邦的“邦”,相邦改为相国),为了能够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名垂青史,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了《吕氏春秋》。这是一部以道家理论为基础,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的书籍,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对先秦各个学派、名人皆有一定介绍总结,其中就总结了春秋战国十大豪杰。
《吕氏春秋》: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倪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吕氏春秋》总结的天下十豪中,兵家只有孙膑、王廖与倪良三人,即“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而我们熟知的兵圣孙武、亚圣吴起,并未入选天下十豪。
02
可惜的是,作为与孙膑齐名的王廖与倪良,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只留下零星记载。
除了《过秦论》与《吕氏春秋》,其他史书并未记载王廖,大致可以猜测他是六国一位将军,但应该写过兵书,提出“兵谋贵先”的理论。
倪良比王廖幸运一些,西汉焦延寿编撰的《焦氏易林》中还提到“带佗、倪良,明知权兵,将帅合战,敌不可当,赵魏以强”,因此倪良应该是赵国或魏国的一位将军。在其他一些史书上,还提到倪良著有《倪良兵法》,书中的谋略注重后发制人,提出“兵谋贵后”的军事思想,精于总结作战的经验教训,以利再战获胜,被汉代列为十三篇上等兵法之一,已失传。另外,这里提到的名将“带佗”,也是一个谜团,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
由于秦始皇焚书、王莽之乱等书厄多次发生,这三人的事迹也消失在历史烟云中,如今只能知道春秋战国有这三位名将,却很难揭开他们的辉煌一面,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03
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周朝之前的兵家谋略,如今已经不可考,大约从姜子牙开始,中国出现了比较系统的军事理论。周朝建立后,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周礼,受制于周礼,战国之前的用兵也非常讲礼,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战争主要是“征”而让其“服”的战争,规矩非常多,相距五十步就不追杀,战场上遇到敌国国王要回避或行礼(因而春秋国王鲜有死于战场上),贵族要由等级相同的贵族俘虏,不能偷袭突袭,不能断敌粮道等等,讲究堂堂正正的征服。春秋晚期,尽管已经礼崩乐坏,但还是延续了战场规矩,孙武的“兵者,诡道也”思想很难得到中原诸侯欢迎。春秋末期后,随着战争升级,战争越来越不讲规矩,于是兵家理论如同雨后春笋。
简而言之,战国之前的战争,有一套规矩约束,使用兵法谋略的空间不大,但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各国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战争真正变成了“诡道”,于是兵法谋略顺应形势,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于时代需要,领先时代一小步的孙膑、倪良等兵法思想才能迅速流传,而孙武领先了时代一大步,反而不被理解。
04
那么,倪良的“兵谋贵后”,王廖的“兵谋贵先”,孙膑的“兵贵势”,到底是什么样的军事思想?
汉朝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兵家分为四个派系,即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被称为“兵家四派”或“兵家四势”。
1,兵权谋,相当于战略家,班固总结为“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从整体上论述取胜之道,包括用兵、用间、外交、经济打击等,代表人物是孙武。
2,兵形势,相当于战术家,班固总结为“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主要是实际战况以势制敌,因势利导,代表人物是尉缭子与项羽。
3,兵阴阳,也犹如战略家,但更专注于军事领域,比孙武的战略范围要小,班固总结为“顺时而发,推行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代表人物是孙膑、诸葛亮等。
4,兵技巧,犹如今天军事后勤的统称,班固总结为“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包括后勤保障、武器装备研发、军事训练等,相比以上三者,兵技巧非常具体,代表人物有墨家、田单、戚继光等。
因此,如果说兵家四派是横行的分类,那么倪良的“兵谋贵后”、王廖的“兵谋贵先”,应该就是纵向的讨论后发制人与先发制人的用兵策略。“兵谋贵后”与“兵谋贵先”,既包括谋略,又包括战斗技巧,甚至还包括兵技巧,三者都为“谋后”或“谋先”服务,最终达到战胜目的。
总而言之,倪良的“兵谋贵后”、王廖的“兵谋贵先”,简单又复杂。
说简单,是因为当时处于兵家理论大爆发之初,之前战争讲究堂堂正正,互相致礼后开打,敌我双方无所谓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因为时代变化,军事天才们敏锐地发现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更为有利,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胜战理论。
说复杂,是因为“兵谋贵后”与“兵谋贵先”的背后,有一整套军事思想,从谋略到技巧,以实现胜战目的,并非简单的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