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献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是谁杀了他
每当一提起北魏献文帝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北魏,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强大王朝,其建立者是一支游牧民族——鲜卑,虽然是“蛮夷”,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魏碑书法和云冈石窟就是北魏的杰作。当然,这个王朝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他们的皇帝都非常短命。
除了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其余十几位皇帝都没活过四十岁,大多数都在二三十岁之间驾崩,而今天要说的这位献文帝拓跋弘,就是其中典型。
而且,他的死可说是非常离奇。
关于献文帝的死,记录北魏历史的史书《魏书》这样写到:“显祖暴崩”。“显祖”是献文帝的庙号。这句话的意思是:献文帝忽然驾崩。而这句的后面还有一句话:“时言太后为之也。”意思是:当时传言这事儿是太后干的。
这里的“太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冯太后,一个可以和吕后、武则天相提并论的女性政治家。
其实冯太后并不是献文帝的生母,北魏立国之初,道武帝为防止外戚专权的现象发生,确立了“子贵母死”制度,也就是一旦确立皇太子,他的生母就要被赐死。所以,冯太后只是献文帝名义上的嫡母和养母。
但这并没有影响冯太后和献文帝的感情,相反,根据史书记载,母子二人的关系一度十分融洽,俨然一幅母慈子孝的动人画卷。献文帝的父亲文成帝英年早逝,凶残的权臣乙浑把持朝政,大杀忠臣良将,随意出入宫闱,完全不把孤儿寡母放在眼里,年少的献文帝只能噤若寒蝉地偎依在母亲冯太后怀中,而冯太后也只能在这个儿子身上寻找一丝慰藉。乙浑步步紧逼,甚至已经有了取皇帝而代之的意图,冯太后不甘心坐以待毙,勇敢地站出来,密定大策,最终扳倒乙浑,保全了献文帝的性命和皇位,为拓跋氏皇族立下汗马功劳。
毫无疑问,这一时期的冯太后对献文帝来说,是真正的母亲。
除掉乙浑后,冯太后在群臣劝谏下临朝称制。所谓“临朝称制”,是指各方面都像皇帝一样,亲临前朝处理政务,而且可以自称“朕”,实际上就是没有皇帝尊号的皇帝。冯太后虽然富有政治才干,但并不贪恋权力,没过多久她就主动引退,让儿子献文帝亲政了。
献文帝虽然亲政了,却时刻感到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自己,而阴影的那头就是他敬爱的母亲冯太后。冯太后人已离开朝堂,影响力却无处不在。经过铲除权臣乙浑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波,群臣看到了这位女性的政治才干,心甘情愿受其驱使,出现了只知太后不知皇帝的尴尬局面。
因童年的经历太过惊险,献文帝一直缺乏安全感,他既想逃避朝政,又不敢让朝政落入冯太后之手,因为他害怕冯太后及其外戚坐大,成为第二个乙浑。于是,为了制衡冯太后,他想到一个十分奇怪的主意:禅让。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献文帝传位的对象,不是他五岁的儿子拓跋宏(也就是后来的北魏孝文帝),而是他的叔叔——拓跋子推。献文帝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用阅历和能力兼有的拓跋子推去压制冯太后。
可是朝野内外一致反对改立拓跋子推为新皇帝,献文帝无奈,只好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年仅五岁的儿子拓跋宏登基,而自己年仅十七岁就当了“太上皇帝”。
让献文帝感到惊喜的是,虽然自己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却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在他看来并不算坏的局面:身为太上皇帝,他仍能控制朝政,保证权力掌握在拓跋氏手中,同时又能在幕后制衡冯太后。
此期间,献文帝还不断御驾亲征,进攻北方的柔然、敕勒等游牧部落,接连大捷,声威大震。
而在此之前不久,献文帝得知了冯太后和情人李弈私通的秘密。李弈出身名门,富有才华,在朝中担任要职,而且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守寡多年的冯太后再次尝到爱情的甜蜜。但二人的爱情却是献文帝不可承受之重,他痛下杀手,以谋反的罪名将李弈处死,母子二人的关系随之跌落冰点。
冯太后虽无心干政,却挡不住朝廷中一群人成为她的粉丝,这些人聚集在她身边,形成“后党”;但也有一些人是献文帝坚定不移的拥护者,他们需要从皇帝手中获得更多利益,冯太后的存在让他们寝食难安,他们便是“帝党”。这种“日月双悬”的局面让政局变得扑朔迷离,整个北魏如同一个干燥的火药桶,一触即发。
但所有人都想不到,这一天来得如此突然——正值青春年华的献文帝忽然驾崩在皇宫中。
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冯太后确实有充足的理由杀死献文帝,而且当时也有人传言是她杀的,但仅凭这两点就断定她是杀人凶手,未免有失偏颇。
北魏的皇帝短命,而且大都死于非命,道武帝、太武帝无不如是,对于其死因,北魏的官修史书中都有详细的交代,比如对于道武帝之死的记载就非常有条理:道武帝扬言要处死爱妃贺兰氏,于是贺兰氏向儿子拓跋绍求救,愤怒的拓跋绍闯进父亲的寝宫将其杀害……可史料对于献文帝的驾崩却一笔带过,而他的死又明显不是正常死亡,因为用的词是“暴崩”。这是个十分可怕的词,它意味着献文帝的死伴随着惨烈的政治斗争,因此可以断定,关于献文帝的死,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魏书》在献文帝驾崩前后有这样一段文字:“六月甲子,诏中外戒严,分京师见兵为三等,第一军出,遣第一兵,二等兵亦如之。辛未,太上皇帝崩。”
这段文字看似平凡,实则暗藏玄机,而献文帝的死因也包含其中。
这段话的意思是:六月甲子日,朝廷忽然颁发诏书,下令京城内外戒严,并把驻扎京城的军队分成三批,然后将第一批和第二批调离京师。辛未日(六天后)献文帝就驾崩了。
将军队调离京师,难道是有战争?但实际上这些被调离的军队并未参加任何战争,而仅仅是被调离京师而已。
别忘了,这里还有第三批军队,第三批军队未被调离,而是留守京师,显而易见,对于颁发诏书者来说,这批军队是值得信任的——也就是说,被调离京师的前两批军队是不被颁发诏书者所信任的。
不被信任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批军队不听命于颁发诏书者,或者直接说,这两批军队是颁发诏书者的敌人。
此时的小皇帝拓跋宏才十岁,尚未亲政,没有颁发诏书的能力,至高皇权依旧掌握在太上皇帝献文帝手中,但这道命令又肯定不是他下达的,因为命令下达后六天他就驾崩了——他不可能下达一个会对自己产生不利影响的诏令。
而有能力颁布诏令的只剩下一个人:冯太后。
这就是说,冯太后为了自己的安全,用了某种手段,抢先一步颁发诏书,将前两批军队调离京师,避免了一场针对自己的军事政变。
而发动政变的人,只能是六天后“暴崩”的献文帝。
献文帝的政变胎死腹中,母子二人也随之彻底决裂,在从他政变失败到驾崩的这六天里,谁也不知道他都经历了些什么,谁也不知道他会如何面对曾经疼爱他的母亲冯太后……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深陷于恐惧和愧疚之中,然后极有可能在六天的煎熬后选择自杀。之所以推测是自杀,一是从献文帝敏感脆弱的性格作考虑,再就是如果冯太后要杀献文帝,没理由等六天之后再动手。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献文帝死后,大司马、大将军、安城王万安国因矫诏在御苑杀害奚买奴,被冯太后下令赐死,而已经死去的奚买奴则被追赠官职和爵位。
万安国是献文帝的表兄弟兼妹夫,也是他的得力干将,是坚定不移的“帝党”。而被万安国杀死的奚买奴算不得大人物,但他的死却是一个关键,他的死和死后获得殊荣,恰恰证明了笔者上面的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