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权术高手司马懿,骗过曹操拖垮诸葛亮
核心提示:曹操看出司马懿绝非等闲之辈,对他倍加防范,不予重用,并告诫自己的儿子曹丕小心提防。
一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被描绘成一个胆小怕事、犹豫不决、被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无能统帅。这是文学作品对司马懿的极大歪曲和丑化。事实上,司马懿是我国历史上特别善于谋算的一位杰出军事统帅。他不仅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分庭抗礼,甚至笑到了最后,成为最终的获胜者。
二
司马懿字仲达,河南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祖辈辈当官。青年时代的司马懿,聪明勤奋,博学多才,不仅熟谙儒家经典,还刻苦钻研兵书。曹操大权独揽之后,经常征召各地豪杰名士充当幕僚。开始时,司马懿因不齿曹操的为人,以生病为由拒绝应召。后来,曹操以逮捕治罪相威胁,司马懿不得已才为曹操出谋划策。
三
曹操看出司马懿绝非等闲之辈,对他倍加防范,不予重用,并告诫自己的儿子曹丕:“司马懿不是池中之物,不甘久居人下,你应小心提防。”司马懿得知消息,更加小心谨慎。这样,才逐渐打消了曹操父子的疑虑。曹操死后,曹丕提拔重用司马懿,他的军事才能有了充分施展的机会。此后他多次率军出征讨伐,屡战屡胜,逐渐掌握了魏的朝政。
四
魏明帝去世时,临终托孤,让曹爽、司马懿两人辅佐新帝。曹芳即位后,曹爽竭力削弱和排挤司马懿的势力,司马懿假装病重,暗中等待时机。他乘皇帝和曹爽出城扫墓的机会,发动政变,诬称曹爽谋反,免去曹爽官职,把曹爽及其党羽全部处死,从此大权在握。后来,他的孙子司马炎代魏自立,建立了西晋王朝。
五
公元227年,魏新城太守孟达打算再度投降蜀国。
孟达如果配合蜀军北出祁山,势必将对魏带来无穷后患。司马懿当即写信给孟达,再三安慰,以稳住孟达。孟达本是一个胸无主见之人,接到司马懿的信后,迟疑不决。诸葛亮告诫孟达不要中了司马懿的缓兵之计。
六
孟达认为,司马懿驻军宛城,即使采取行动,也必须在得到魏帝批准后才能率军前来。再者宛城到自己镇守的上庸1200里。司马懿大军需要1个月才能到达新城。因此,孟达遂放松了对司马懿的戒备。不曾想司马懿先斩后奏,只用了8天时间即到达新城郡府上庸,持续猛攻6天,攻破城池,斩杀孟达。
七
公元234年,诸葛亮五出祁山。蜀魏两军相持100多天,蜀军多次挑战,魏军始终高挂免战牌,不予理睬。司马懿清醒地认识到,蜀军远道而来,后勤供应十分困难,不利于持久作战。只要魏军坚守不战,蜀军就会师老兵疲,不战自退。果然,不到几个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军中,蜀军撤走。在此战中,司马懿面对挑战和人身侮辱,不急不躁,老成持重,终于赢得了胜利。
八
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公开反魏。次年,魏明帝命令司马懿领兵4万讨伐公孙渊。司马懿率军至辽东,声东击西,以少量部队伪装主力,佯攻燕军,司马懿亲率大军直指襄平。燕军见魏军主力直捣老巢,急忙弃营回援。司马懿乘燕军离开营垒,大破燕军主力,然后将襄平四面包围
九
当时正值雨季,襄平城四周全部被淹,但司马懿却按兵不动。部下问他,过去攻打上庸,急进猛攻,如今远道而来,却行动迟缓,道理何在?司马懿回答:“敌饥我饱,等到弹尽粮绝,必然不战自溃。果然,公孙渊无计可施,弃城被杀。对司马懿的指挥才能,同时代的孙权称赞他“所向无敌”;就连能征善战的唐太宗也赞不绝口:“雄才大略,用兵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