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道光为什么会选择奕詝为皇太子?原因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奕詝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

  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第一种是《清史稿·杜受田传》中所记载的“南苑校猎”事件。各个皇子均在猎场中大显身手,惟有奕詝一人两手空空。事后,奕詝依师傅杜受田的教导,向道光表示不愿意在万物繁育的春季伤害生灵。道光听闻后,对奕詝的仁慈之心大加赞赏。

  第二种说法,见于《清朝野史大观》中。道光年老衰病,有一日同时召见两位皇子,考察二人的能力。奕訢属于被自己的师傅卓秉恬坑了,卓教他“上如有所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奕訢在父皇面前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对国政的看法。而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则技高一筹,教他不谈国事,只跪在地上痛哭祈求道光病情好转。道光皇帝对此非常受用,便决定立奕詝为太子。

  前面两个故事所想表达的,无非是咸丰帝继承大统有些取巧的意味。不过实际上,虽然奕詝能力不及奕訢,但他有许多奕訢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在道光在世的皇子中,奕詝既是长子,又是孝全成皇后所出的嫡子。虽然清朝皇位传承没有立长立嫡的规定,但这也是每一任皇帝立储之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诞下奕詝的孝全成皇后很年轻就去世了,当时奕詝还不满10岁。也许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过亏欠这对母子,道光终其一生未再立后,同时也对奕詝这个从小丧母的孩子做出一些补偿。

  由于奕詝多年来受老师杜受田“朝夕纳诲,必以正道”,为人处事光明磊落,挑不出他一点毛病来。所以想要废长立幼,便没有正当的理由。道光去世前十天,病情加重无法亲政,便命令奕詝代阅奏章,几乎是明示了自己立储的决定。

  然而,道光性格实在是优柔寡断,心肠太软。他好不容易下定决心选择了奕詝,又担心这样对奕訢不公平,不希望奕訢因此而太过失意。权衡之下,道光最后在同一张纸上写了两句话,分别是“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和“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

  道光觉得,这是他能为两位爱子做出的最好安排。但可以想象,当道光龙驭上宾后,御前大臣和军机大臣开启鐍匣,宣示御书时,想必两位皇子的心中都很不是滋味。

  既然奕詝这么多年来一直卖的是“仁孝”的人设,那即便当上了皇帝,先帝的遗命也不得不听。因此咸丰即位后,马上便赐封奕訢为恭亲王。

  道光生于帝王家,擅长平衡之术,因此临终前,也要在自己两个儿子间平衡一番。道光当了三十年皇帝,不会不清楚,这世界上任何权力都可以平衡,惟有皇权是不能平衡的。若在皇权之侧安插一个能威胁到它的人,两者不可能和平相处,不斗个你死我活不会罢休。

  道光轻轻的这一笔,也从此开启了恭亲王奕訢跌宕起落,几许浮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