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古代人有多孝顺?揭秘郑庄公的“孝道”故事

  古代人有多孝顺?揭秘郑庄公的“孝道”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古代,如果是家里有长辈去世了,甚至三年都不能有什么庆祝活动,考科举、好吃大喝、甚至夫妻同房,都会被认为是不孝。

  那今天就来分享一个被孔子他们骂的郑庄公的“孝道”故事。看看他和母亲之间的发生了什么。

  郑庄公出生于公元前757年,是周朝郑国第三位国主。

  孩子的出生并不一定都带着家长的祝福,比如我们的主角——郑庄公。关于出生这件事,史料没有给到很确切的证明,有说他是在母亲睡觉的时间出生的,有说他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的。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

  寤生,遂恶之。”这里这个寤字由两个解释,一个是睡醒,同寤寐思服中的用法,也有说是倒转的意思,就是说孩子出生时先出来了脚。

  我觉得应该是逆转,也是就是胎位不正,先出来了脚这个说法。因为母亲怎么会因为孩子在睡梦中到来而不喜欢,一定是有惨痛的记忆,比如在古代要命的:胎位不正。

  他不讨母亲的喜欢。没关系,有弟弟。弟弟叔段是母亲姜氏心头好,顺产的他五官端正,容貌据说也比哥哥好。

  不过,母亲偏心,父亲可不。根据规矩,还是立嫡立长,将寤生,也就是后来的郑庄公确立为太子。

  不过,不得母亲宠爱可能也是成就了郑庄公的一个原因。

  就算亲人不喜欢你也要喜欢自己啊!寤生!

  我们作为普通人,家产也就那样。而寤生的家产可值钱多了,那就是一个国家。

  庇护他的父亲去世了,留给他的是:虽然没有什么能力,但是野心勃勃的弟弟加上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是很有本事的儿子的母亲。

  好在他弟弟治国的能力比较欠费,大臣选择站在哥哥这边。

  我们都知道,周朝流行分封制。那弟弟长大了,该给他哪里的封地呢?

  姜氏提出,要弟弟拿走易守难攻的制邑。

  庄公曰:“制邑岩险著名,先王遗命,不许分封。除此之外,无不奉命。”

  要不怎么说哥哥的脑子就是比弟弟强呢?知道这里险要,我给你这个地方和我把我坐的凳子给你什么区别?推到自己死去的老爹头上,再装一把大方。得,姜氏和叔段妥协了,换了个地方。

  换的这个地方,很大,大到比郑国的都城都大。

  都对你这么大方了,应该也知足了吧?

  人性就是深渊,永远、永远不要试图看到底线。试图看到底线的人,只会被深渊吞噬。

  就算这样大方了,弟弟还是有办法搞事情。

  “哥哥,我的封地的城墙想和国度一样高呢!”

  “行”

  “哥哥,我想把我的城在修气派点、更大点”

  “行”

  “哥哥,我封地附近的两块地盘,他们也听我的好不好”

  “……行”

  寤生真的有耐心,这样的弟弟要我可能一巴掌打上去了。而寤生是精通厚黑学的大佬。一个个要求都同意了。

  我们的姜氏和傻子叔段这个时候还不知道以后会有个叫茨威格的人这样说:“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叔段还太傻,不知道哥哥的退让早就暗中标注了价格。

  很快,他的结局很快就要来临。

  这么不加节制的索求,心明眼亮的郑庄公自然是心里有数的。但是他的亲戚、大臣都对姜氏和叔段有了深深的厌恶。

  甚至对郑庄公说“你这么宠溺你弟弟,你干脆皇位让了,我去伺候他!”

  大义!就是王道。这是阳谋,这是对人性的把握。他要得越多,越不加遮掩,其实距离他死亡的时间越近。

  大臣为他献计:知道你心疼你的弟弟你的妈,你要不试试他们。你假装去拜见周天子。看看他们什么反应,我们将计就计、一网打尽。

  嗨,你可算来了,郑庄公就等你呢。

  几个达成加他一合计。就这样骗一下他。

  果然,他造反了,甚至门还是姜氏亲自去开的。有准备的郑庄公当然不会将王位拱手让人。

  叔段自尽了。

  而姜氏也被送去河南临颍县。

  对母亲深深的失望的郑庄公发誓:除非我们到了黄泉,不然那这辈子拜拜吧您。

  但是一年多,他就后悔了。

  这里不知道他为什么后悔,是为了自己完美的政治形象还是说感到自己亲人的逝去觉得孤单?还是想在失败者面前彰显胜利者的优越?

  还是说姜氏已经后悔了,并且意识到:兄弟阋墙是自己造成的。我是不太相信这样的一位帝王会被别人的孝顺故事感动相见母亲的。(根据左传,他看到了颍考叔侍奉母亲,感动得相见自己母亲。)

  无论什么原因。郑庄公相见母亲,那最大的阻碍就是誓言。

  一个主意出现了:君何患之,若掘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白话就是:你呀,挖地挖到出泉水不就得了,泉水黄点,就是黄泉,见面去吧。

  于是一通忙乎,提前和姜氏说好了,泉水出现,母子重逢。一堆人挖挖挖,终于,泉水出来了,两人终于相见。据记载两人和好如初。

  尾记:

  两人真的和好还是没有,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个事情充分反映了郑庄公非常对得起毛主席夸他的那一句:此人很厉害。他对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都很懂得策略。

  至于两人真的和好还是假的和好,母子和好让儒家的人骂他的时候没那么厉害了也是真的。只能说对待孩子,如果不能态度上一碗水端平,最后家庭不和睦倒霉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