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朱元璋为什么要攻打日本,刘伯温以死相护又是怎么回事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攻打日本,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国古代古代将日本称作“倭国”或“倭国”,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东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中:“天下太平,倭人来献畅草”。日方使用“倭”作为国名已有好几百年,并不知道其含义,但在670年,日本有使者懂一点汉语,不喜欢“倭”这个名字,便请唐朝改国名,此时是武则天年间,她已改为现在的“倭国”,武皇后改称日本。

  日本和唐朝的关系十分密切,日本派了19个唐使来学习中国文化,唐朝还派鉴真和尚6次东渡日本,当时两国的友谊空前地好起来,但是到了明朝,为什么朱元璋要把日本灭掉,而刘伯温又为什么要用死相逼来保护日本呢?作为起义军出身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心虚之下于1368年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以使其他国家认为他是正统合法统治明朝。

  其他小国也顺从了,日本却趁明初建都未定之时在东南沿海地区挑起事端,朱元璋出兵维护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全,认为明初建都不宜破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应写一封表示友好。那时日本正陷入内战,朱元璋不知如何处理此事,便于次年派人到日本求援,请求日本给明朝朝贡。而日本这一次更是大发雷霆,杀死了5个明朝使者。

  二人交兵,不斩来使”,而日本却朱元璋又寄信送去,又派使者送去,可日本却杀了明朝使者,显然没有把朱元璋放在心上,朱元璋气得要进攻日本,可此时建康的功臣刘伯温拦住了他。“诸葛亮三分天下,天下一统,刘伯温一言为定,说他比诸葛亮还要厉害,诸葛亮只是帮刘备三国鼎立,刘伯温却帮助朱元璋统一天下,刘伯温阻止朱元璋进攻日本有三个原因。首先,明王朝的根基还没有稳固,还有一些残存的元朝遗民还在目瞪口呆地盯着明王朝,希望明王朝大乱,他们能够乘机推翻明王朝,此时朱元璋不应与日本作对,而是将重心转移到国内,清除元朝遗民,安定人心。

  其次,元朝对日本的攻势有过先例,忽必烈也曾两次让日本进贡,日本也杀死了忽必烈的使者,忽必烈像朱元璋一样也要进攻日本,并将其付诸实施,但在元军的道路上却遭遇了台风,船只被台风摧毁。

  一群居住在草原上的元军士兵在日复一日的海战中已经很不习惯日本的海上生活,又在海上遭遇了大台风,还没打完就被打垮了一半的生命,为了安全起见只能退却。考虑到日本在千里之外,又有台风相助,占去了距离和天气上的优势,刘伯温还真不一定能够取胜,所以他劝朱元璋不要这样做。

  终于到了明朝刚刚结束元军的时候,老百姓知道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就会有消极情绪传播到民间,也许像元朝一样到处都是起义。部队同样疲于奔命,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厌战心理,甚至去了日本也没有动力去打。朱棣想了想还是觉得刘伯温说的对,也就是不讨伐日本,积极加紧要害地区的建设,1371年又把日本列为“十五不征国”,待日本攻陷后改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