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前是没有铁锅的,之前的古人又是怎么做饭的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古人做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近年来穿越题材的小说或影视剧非常火,大家无聊的时候,是否也幻想过穿越回古代体验一下古人的生活,顺便来一段荡气回肠的恋情?
但穿越只是看上去很美,要是真穿了,就该叫苦连天了。倘若穿到秦、汉、唐的普通人家,没有手机、没有王者荣耀、没有阿迪达斯球鞋,就连炒菜的铁锅都没有。
没错,现在家家户户都备着、每天做饭都必须用到的铁锅,是在宋朝时期才大量普及的。于是就产生一个有趣的问题,宋朝之前,古代老百姓是怎么做饭的呢?
其实不用为古人担忧,咱们老祖宗很聪明,这种生活上的小问题,早就得到了解决。
先明确一点,虽然宋朝时才普及铁锅,但铁锅却出现得很早。通过对古代出土文物的鉴定,专家们发现早在西周末年,中国人就开始大规模冶炼铁器并将其运用到生产生活中了。
战国中期以后,铁制的工具逐渐取代传统的铜制工具,炼铁技术也不断提高,铁器遍布七国,其类型主要有兵器、农具、手工具及杂器,例如锛、凿、锥、锤、刮刀、削、钩、针、锯、斧等等,还传播到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做出少量铁制锅具实属正常。但应该只出现在上层社会,属于奢侈品,进入不了千家百户。
到宋朝时期,炼铁技术再一次进步、产铁量大增,年产量最高时达到800万斤,虽然还是不能和现代相比,但已经可以笑傲其它朝代了。
充足的产铁量,使得产出的铁在满足武器铠甲、钱币佛像等用途之外,还有多余的能够用来制作炊具,铁锅终于走入寻常百姓家,中华料理也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
铁锅之前,古代还有各式各样的炊具,为丰富我们祖先的食谱提供着巨大的助力。
新石器时期,原始人懂得了用火调制食品的方法,但还没想到或制作出更复杂的工具,一般挖个坑搭个简易的架子,把食物串在架子上进行烤炙就行。这是最早的烧烤,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原始的一种处理食物的方法,代表着从生食到熟食的巨大转变。
最早的锅叫“鬲”,陶制,出现的时间和鼎差不多,大约在新石器晚期。形状也像一只小鼎,口沿外倾,底部是圆形的,有三只脚,能用来煮水、做饭。
鬲发展到先秦时期,成了“釜”,就是项羽“破釜沉舟”里的那个釜,砸破它,就没办法做饭了。
釜与鬲略有不同,三只脚没了,只有圆底,可直接放在灶台上,受热更快。并将向外倾的口改为向内敛,起到一点保持温度的作用。以前像只鼎,现在像只罐子,只适合煮、炖、蒸,不适合炒。
当然,那时也还没有“炒菜”这种在咱们看来最简单不过的烹调方式。
最早的炒菜,并不是出现于铁锅大量普及的宋朝,而是魏晋南北朝,成书于那个时代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两道炒菜的炒作过程,一道是炒鸡蛋,一道是炒鸭子。
大家想,如果没有锅,古人怎么炒?不过,虽然贵族们早就能吃上用油煎、炒出来的菜,但在宋朝之前,并没有明确的“炒菜”这个概念。
普通百姓更习惯的是煮,连汤带水,连菜带饭香喷喷的,要是有条件加几块肉进去,那就更是种享受。
如果不加米饭,只往锅里放菜的原料,加一定量的水,用温火煮熟,最后勾芡,那就叫“烩”。
还有一种美食叫“脍”,是指将鱼、肉切成薄片,放上佐料生吃。孔子所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里的脍,就是指这个,生鱼片或生肉片。是的,中国吃生鱼片的历史实在太悠久。
另有一种很常见的炊具“甑”,瓦器,古人用来蒸饭,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现在南方很多地区,都还有用竹子或木头制成的甑子,蒸出来的米饭粒粒分明,晶莹可口,还有竹、木的香气。
商、周时期,随着冶铜业的发展,青铜类炊具逐渐出现,更方便炖煮。人们发现,将某些植物的根或叶与食物同煮,会有不一样的味道。煮饭时便有意识地加入这些东西,这就是最初的调味品。
比煮更香的则是“炙”,这可不是原始的烧烤。炙是个象形字,把肉放在火上烤,并加一些调味品,和现代烤肉不差什么。
由此可见,没有铁锅的时候,古人的选择也很多,可以用瓦器、陶器、石器、青铜器做饭,可以蒸、煮、炖,还能直接把食物放在火上烤,再不济,还可以生吃,比如美味的生鱼片。
而铁锅出现之后,“炒菜”正式加入中华料理的大家庭,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全民都参与到了美食的研发中,吃货大国的本能被进一步开发,就连大文豪苏轼都忍不住手痒造出了“东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