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温柔娴静的孝全皇后为何33岁暴毙而亡?

  温柔娴静的孝全皇后为何33岁暴毙而亡?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清朝诸多后妃封号中,“全”字是最少的,但有一位皇后却得到了这一封号,她就是咸丰生母——孝全成皇后。

  这位皇后27岁封后,却在33岁暴毙而亡,和她的死亡的有关传说有很多,诸如道光亲自处死、孝和太后下毒以及孝全皇后为让咸丰继位喝下催产药等,这些传说是怎样的来龙去脉?孝全皇后又是为何暴毙的呢?

  钱士鉴《清宫词》中有一首提到此事:“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之曰:‘全’。”

  从《清宫词》所隐含的意思来看,孝全之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皇太后用毒酒毒死的;一种是因孝全犯了“家法”,道光在太后的逼迫下,不得不忍痛割爱,赐死了孝全。

  第一种可能,“蚁杯鸩毒兆当筵”。相传道光十五年孝和皇太后六十岁大寿时,道光帝为讨太后欢心,亲自制作了皇太后“六旬寿颂”十章。

  在太后寝宫寿康宫(在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中)里当众颂读,以为祝贺。孝全为了讨皇太后和皇帝的欢心,也当场挥毫泼墨,写成“恭和御诗十章”,献给太后。

  过了几天,道光向太后请安时,聊起皇后赋诗祝贺的事,颇为得意。太后却说:“皇后敏慧过人,可惜啊可惜!”道光听到太后话中有话,很是不解,忙问何意?

  太后道:“妇人以德为重,德厚方能载福,若仗着一点才艺卖弄,恐不是有福之人。”道光诺诺而退。宫中有好事者把太后的这番话添油加醋地传到了孝全的耳里。

  孝全心生不满,心想:“我乃堂堂皇后,又生了皇子,将来是要身登大位的,我便是皇太后的命,怎么就没有福份呢?”

  此后,孝全每次去寿康宫请安时,都难免流露出不满的情绪,甚至语存讥讽。皇太后当然无法忍受,婆媳从此失和。

  道光十九年冬,孝全偶感风寒,生病在床。太后亲临皇后寝宫探望,态度十分慈祥,作为儿子的道光深感欣慰。

  转眼过了春节,孝全的病渐有起色,便坐上凤辇去给太后叩头谢恩。婆媳二人聊得很开心,关系似乎好转。过了几天,太后派人送来了一瓶好酒,孝全喝后就暴崩了。

  这一说法,太像故事了,事实上也出自野史,不足为信。

  第二种说法,“温成贵宠伤盘水”。“温成”指的是宋仁宗的宠妃张贵妃(死后赐谥“温成皇后”),年仅三十一岁就去世了。

  “温成贵宠”应指孝全像张贵妃一样,得到了皇帝的异常宠爱,但是也像张贵妃一样,红颜薄命,盛年崩逝。

  至于“伤盘水”三字,却透露出其他一些信息。“盘水”,原意是盘中之水,指静止的水。《汉书·贾谊传》中有“盘水加剑”。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水性平,若己有正罪,君以平法治之也。加剑,当以自刎也。”所以后来“盘水”一词就有了“处死”的意思。

  “伤盘水”三字合在一起,就是“为处死(像温成皇后一样的孝全)而伤心”,其主语自然是道光帝。

  也就是说,孝全是被道光帝处死的(当然,很可能是被迫的)。至于个中原因,也有着种种猜测。

  猜测一,孝全曾像张贵妃一样为自己的亲属求官,事情被治宫严格的孝和太后知道后,逼迫道光帝赐死孝全。

  不过此说比较牵强。嫔妃为“娘家人”求官是常事,虽然违反“嫔妃不得干政”的规定,但是众多的例子却表明,为此而得到处分的嫔妃是很少的。

  原因很简单,能提出这种请求的嫔妃,通常都是得宠之人,皇帝顶多是委婉拒绝,不大可能有什么惩戒的。

  以张贵妃为例,她就曾为自己的伯父张尧佐求官,白天求、晚上求,缠得宋仁宗没法,差不多已经答应了,可是因为大臣反对,最后并没有满足她的要求。

  仁宗不但没对她有任何责难,或许相反,内心还有所歉疚。孝全贵为皇后,又是道光帝当时最宠爱的女人,若有所求,最坏的结果也就是皇上不答应,不大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的重罚。

  猜测二,故意早产、事败被处死。传说,孝全和祥妃几乎同时怀孕,为了比祥妃早一点生下孩子,孝全暗地里让御医配制了催产药物。

  孝全吃了催产药后果然比祥妃提早六天生下了儿子,即皇四子奕詝。孝全“早”生贵子后“母以子贵”,进封为皇贵妃,进而被正式册立为皇后。

  她的儿子奕詝,也成了最重要的皇位继承人人选。正所谓一步迟步步迟,出生在六天之后的祥妃之子五阿哥奕誴,从小就不受道光宠爱。

  奕誴十五岁时被过继给了道光的兄弟、也就是他的叔叔惇亲王绵恺,丧失了继承皇位的机会,祥妃本人也“降级”为贵人。

  孝全“早产”的策略虽然占尽先机,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终于有人向皇太后告发了此事。皇太后盛怒之下(岂能拿龙子的性命开玩笑!?),令道光赐死了孝全。

  此一猜测,曾经非常盛行,大概是皇四子和皇五子出生仅相差六天这一巧合而引起的联想,但是并没有多少合理性。

  过去婴儿的成活率本来就低,而主动地让孩子早产,无疑会大大增加婴儿夭折的几率,可以说是一招极险的棋。

  成功了固然能够“早生贵子”占据上风,失败了却有可能母子俱损,实在得不偿失。且清朝的皇位传承制度与其它皇朝不同,从来就没有“立长”的祖制。

  从逻辑上说,早生儿子还是晚生儿子,跟能否继承皇位没有直接的关联,因此,这一点也不是嫔妃们争取的重点。

  此外,这一猜测用五阿哥奕誴出嗣和祥妃降位来说事,也没什么道理。道光帝让奕誴出嗣给自己的兄弟谆亲王绵恺,自有他的道理。

  奕誴虽然只比四阿哥奕詝小六天,但兄弟二人的智力水平却有很大的差异。

  奕詝虽也有许多的缺点(后文会提到),但是有一样是出色的——文采,读书写文章水平相当不错,按照清朝皇家的标准来说,皇子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优点(所以咸丰死后的谥号才会是“文宗”)。

  而奕誴呢,书读得很糟,个性也比较粗犷,自然不合“父皇”的心意。道光帝想出的让奕誴出嗣的办法,可以说相当高明。

  既明白地表示“五阿哥”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等于变相地对他进行了保护,免除了手足相残的悲剧,同时又保证了他一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奕誴名义上的“父亲”绵恺,在奕誴出继的时候已经去世,奕誴不但得到了一个现成的爵位,而且还有大笔的花不完的钱。

  对于这个才具一般的儿子,道光帝也算是费尽心思,给他做了最好的安排。

  至于奕誴的生母祥妃,后来的确一度被降为贵人;不过,被道光帝降位的嫔妃,并不是只有祥妃一人。

  实际上,道光帝是清朝的皇帝中给妃嫔降位最多的一个,最极端的,可以从贵妃直降到贵人(成贵妃)。

  这可能跟这位皇帝喜怒无常的脾气有关,而与祥妃比孝全晚几天生儿子,没什么关系。

  虽然关于“早生贵子”的说法很可能是无稽之谈,但是关于孝全的另外一个事实却值得注意。

  在她当皇后的六年时间里,道光帝的后宫嫔妃们没有生下过一个儿女,而此前她们生育了六男六女,孝全去世后也生了三男四女。是巧合?还是孝全使用了阴险的手段?

  在阴森恐怖的后宫里“一切皆有可能”。孝全是否因为某次行事不密被太后或者道光帝发现,最终被赐死呢?关于这一点,有一个“毒鱼宴”的故事比较流行。

  道光晚年,在考虑皇位继承人的时候,谁都能看出,有资格成为皇太子的只有四阿哥奕詝和六阿哥奕訢两人。

  奕詝虽然是皇后所生,既是嫡子,又是实际上的长子,但从个人条件来说,不论是相貌,还是聪明度,不论是文才,还是武功,都远不及奕訢。

  这一点,就足以引起一心想让儿子当皇帝的孝全皇后的嫉恨和不安。

  据野史记载,一天,奕詝和奕訢哥儿俩在孝全居住的钟粹宫玩耍,孝全留奕訢吃饭。临近开饭,孝全偷偷叫来儿子奕詝,让他不要吃桌上的鱼。

  奕詝不明白原因,不肯听从,孝全只好把图谋告诉了他。但奕詝与奕訢感情很好,吃饭奕訢要夹鱼吃,奕詝就在桌子底下使劲踹他的脚。

  聪明的奕訢当然明白其意,就没有动筷吃鱼。恰巧此时宫里有只猫跑来吃鱼,吃完后就倒地死了。

  此事惊动了皇太后。查清真相后,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赐死孝全。道光虽然不舍得,但母命难违,不得不赐孝全自尽。

  关于孝全皇后的死因虽然有种种猜测,但是因为能够作为证据的资料实在太少,所以至今也都是传说而已,没有定论。

  不过,以上几种说法,都和她的婆婆孝和太后有关,所以有必要把这位老太太也交代一下。这位孝和太后并不是道光帝的生母。

  道光帝是嘉庆帝的第一位皇后所生,嘉庆二年这位皇后就去世了,嘉庆于是就让孝和继任皇后。

  道光当皇子的时候,孝和一直对他很好,虽然她自己也生了两个儿子(其一就是奕誴过继的父亲谆亲王绵恺),但是当嘉庆皇帝在避暑山庄突然驾崩,一时找不到遗诏时,孝和却主动传旨让道光继位。

  由于孝和在关键时刻的支持,道光帝对这位“继母”尊重有加,不但尊她为太后,而且非常孝顺。最突出的一个例子是,孝和太后去世时,道光本人的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

  可是他还坚持按照儿子的礼节在灵前尽孝,以至于消耗了过多的体力,没过一年自己也驾崩了。

  道光帝在孝和太后死后还能不顾性命地尽孝,在太后生前不敢违拗,那是完全说得通的,那么多的传说故事把孝全之死归因于孝和太后,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透过众多的传说故事,我们也可以猜测一下孝全本人的性格特征。有清一代,得到“全”做封号的妃嫔实在稀少。

  孝全从嫔位开始就得此封号,她本人的才貌双全,才华外露,不言自明。靠着道光帝所重视的“全”字,孝全二十七岁登上后位,可谓少年得志。

  但也难免会锋芒太露,令人侧目。碰到孝和这么一位强势的婆婆,孝全还不知收敛,最后传出因“贺寿诗”、“毒鱼宴”等等引起的“赐死”惨剧,可见积怨非止一日、也非止一端。或许可以说,孝全的悲剧,也是她自身性格的悲剧。

  边学边写边看,回归历史现场。边读边看话历史隶属红橙学院MCN矩阵签约自媒体,垂直历史领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