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贵为太子还要谋反,背后是什么原因?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在李世民做皇帝之后就被立为太子,李世民对他期望非常高,李承乾本身也非常聪明仁孝,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前途光明的储君,却偏偏要去谋反,最后落得个被废的下场,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李承乾是李世民与长孙氏所生,自小就聪明伶俐,被封为中山郡王,深得夫妇俩的喜爱。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即皇帝位,同年,年仅八岁的李承乾当仁不让的被册立为太子。
史书描述李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说白了就是英俊挺拔,仁义孝顺而且聪明仁爱,可以说是非常之高的评价。李世民为了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千古名君,让全国最顶尖的学问大师做他的老师,如名臣张玄素,儒学大师孔子后人孔颖达,史学家于志宁,还有宰相房玄龄,魏征都曾做过太子的老师。
除此之外,亲人的榜样作用也是巨大的,父亲唐太宗是历史公认的明君,母亲长孙皇后也是有名的贤德皇后,舅舅长孙无忌文韬武略官至吏部尚书,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人对李承乾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而且唐太宗爱子可以说是世人皆知,往往太子生病,太宗就去为儿子祈福,太子病愈,太宗就会予以赏赐,太宗还生怕儿子上课辛苦,特意叮嘱老师不要安排太多课程。而李承乾也确实是个好同志,他尊敬师长,团结兄弟,一直以三好储君、天才少年的光辉形象示人。
李恪
然而这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皇位继承人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性格和思想,也天性好玩,可这些老师们却一点不给面子,动不动就来个“犯颜直谏”,言辞激烈,批评指责毫无顾忌,而且容易把小错误放大。长此以往,正常人也得憋出点病来。李承乾呢?他的“病”就是喜欢男宠,据《唐书》记载,当时有一名十几岁的太常乐人,容貌俊美,能歌善舞,李承乾非常宠幸他,然而纸里包不住火,这事被李世民知道了,李世民大怒,立即处死了这个男宠,还将有一切有关联的人一起处死。
李承乾非常伤心,做了那个乐人的塑像放在府中命人早晚祭拜,他认为是李泰告的密,由此对李泰更是心生愤恨。此时四子李泰已然成人并受到唐太宗的偏爱,这导致了他渐渐对皇位有了想法,开始处处针对李承乾,拉拢朝臣结交朋党,在朝中渐渐形成了一股废储势力。
其实,虽然李承乾多少有一些小毛病,但是李世民从来没有易储的想法,直到李承乾开始自己作死。643年,李承乾因为忌惮李泰,在暗杀失败后,与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起兵逼宫谋反,结果事情败露。唐太宗极其痛心而又愤怒,直到此时,他还不想废掉太子,因为这是他最爱的儿子,花费了无数心血与精力培养的储君,现在又让他如此失望。
终于,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李世民下令将太子李承乾废为庶人并贬往西南地区,一年之后,李承乾死在黔州,仅二十六岁,李世民以国公之礼将他下葬,为之罢朝。根正苗红的李承乾若知道自己最终是这样一个结局,不知他当初还会不会那么任性妄为,以致乐极生悲。
李承乾的谋反对李世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李世民就是通过弑兄逼父以获得的皇位,他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后代出现同样的事情,而如今仿佛历史重演一般,这简直就是个噩梦。晚年的李世民变得昏聩,他开始追求长生,服食丹药,这与李承乾事件不无关系,也是导致他五十多岁就死亡的一个原因。